- 基本解释
◎ 下等 xiàděng
[inferior;low-grade] 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 近义词
劣等
- 反义词
上等、低等、劣等、初等、高等
- 英文翻译
1.low-grade; inferior
- 详细解释
(1).据《周礼》,天子有事会诸侯,则在郊外筑坛以发布政事。坛之阶有三层,分为上中下三等。由地而上,其第一层为下等,乃位次之低者。《周礼·秋官·司仪》:“将合诸侯,则令为坛三成……及其摈之,各以其礼。公于上等,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
(2).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儒林外史》第十五回:“你如今回去,奉事父母,总以文章举业为主……不要説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馆、作幕,都不是个了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着涎要尝鼎一臠。” 老舍 《二马》第三段二:“﹝ 马老先生 ﹞英文长进了不少,可是把文法忘了好些,因为许多下等 英国 人说话是不管文法的。”
(3).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三回:“北班的下等习气,实在是要不得。” 鲁迅 《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为什么要考究这样下等事呢,现在不说他也罢。”
降等。《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今称伐,则下等也;计功,则借人也;言时,则妨民多矣,何以为铭。”
- 基本含义
- 指低下的等级、品质或水平。
- 使用场景
- 下等一词多用于贬低、嘲讽或批评某人或某事物的品质、能力或地位。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评论和日常口语中。
- 故事起源
- 下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四年》这篇古代文献中。起初,它是用来描述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事物的品质或能力。
- 词语结构
- 下等是由形容词“下”和形容词“等”组成的。
- 例句
- 1. 他的品味真是下等,总是喜欢追求低俗的东西。2. 这本书的内容浅薄,只适合下等学生阅读。3. 这家餐馆的服务态度真是下等,一点都不专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其他相似的成语进行对比,如“上等”、“中等”等,帮助记忆下等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等级、品质相关的成语,如“上乘”、“中庸”等,以丰富词汇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成绩太下等了,需要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这个电影的质量太下等了,一点都不值得观看。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举止真是下等,完全没有修养。4. 大学生:这家公司的管理水平很下等,导致业绩一直不好。5. 成年人:这种低俗的言论真是下等,一点都不值得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