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zhuó gǔ fán tāi ㄓㄨㄛˊ ㄍㄨˇ ㄈㄢˊ ㄊㄞ
浊骨凡胎(濁骨凡胎)
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 释迦佛 也恼下莲臺。”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虽然如此,争奈浊骨凡胎,无人点化。”《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大家与玉皇大帝相傲,却不再寻思你这点点子浊骨凡胎,怎能傲得天过。”参见“ 凡胎浊骨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品质低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什么优点或特长,平庸无奇的状态。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
- 故事起源
- 《庄子·秋水》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名叫浊骨,他的骨骼浑浊不纯净,后来他成为了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此以后,人们用“浊骨凡胎”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低下,平凡无奇。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虽然长相普通,但是他的才华不是浊骨凡胎。2. 这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可以说是浊骨凡胎。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浊骨凡胎”与一个平凡普通的人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质和才华相关的成语,如“品行端正”、“才高八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虽然在画画方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他的作品不是浊骨凡胎。2. 小学生:虽然小红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她的体育运动能力不是浊骨凡胎。3. 初中生:虽然小李的外貌普通,但他的音乐天赋不是浊骨凡胎。4. 高中生:虽然小王的领导能力不是很强,但他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不是浊骨凡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