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缄音的词语解释
缄音的意思
拼音:jiān yīn    注音:ㄐㄧㄢ ㄧㄣ
基本解释

书函音讯。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和议再成,界河山而如旧;缄音遽至,指 巩 洛 以为言。”

基本含义
指保持沉默或不发表意见。
详细解释
缄音是由“缄”和“音”两个词组成的。缄音的意思是保持沉默或不发表意见。它表示在某种情况下,人们选择保持沉默,不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使用场景
缄音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决策、争论或争执中选择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会议、讨论、辩论等。
故事起源
缄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个官员叫做缄默,他非常聪明,但是在公众场合却总是保持沉默,不发表意见。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保持沉默的行为,形成了成语“缄音”。
词语结构
缄音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缄”是动词,表示“保持沉默”,“音”是动作的对象。
例句
1. 在这次会议上,他选择缄音,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2. 面对争论,他选择缄音,不与他人争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缄音的发音相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发音“缄音”与“坚印”相似,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坚定地保持沉默,就像印章一样。
延伸学习
你可以学习更多与沉默、保持意见不表达相关的成语,如缄口不言、默不作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问题的时候,我害羞地缄音了。2. 初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都在争论,我选择缄音,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观点不被理解。3. 高中生:面对老师的批评,我选择缄音,因为我知道争辩没有意义。4. 大学生:在团队讨论中,我选择缄音,因为我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0)
诗文中出现“缄音”的诗词

送侍讲陈秉中掌南京院事

寻常玉署尽委蛇,何况金陵事更稀。

閒逐春风看舞鹤,不须晓漏著朝衣。

翠微亭上题诗去,玄武湖头放棹归。

最喜家山回首近,频缄音信问庭帏。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