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mán tiān màn dì ㄇㄢˊ ㄊㄧㄢ ㄇㄢˋ ㄉㄧˋ
谩天谩地(謾天謾地)
犹言谩天昧地。 元 刘一清 《钱塘遗事·雪词》:“ 贾相国 当国, 陈藏一 作《雪词》讥之,词曰:‘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谩天谩地。’”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或行为极其放肆、无所顾忌,毫无顾忌地胡说八道。
- 使用场景
- 谩天谩地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行为极其放肆,不顾及场合和对他人的尊重。可以用在批评、讽刺或警示他人的语境中。
- 故事起源
- 谩天谩地这个成语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故事中,有一个叫李逵的人,他胆大妄为,言行放肆,不管是对上天还是对地面,都毫无顾忌地进行诋毁和嘲讽。因此,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李逵这种极端放肆的言行。
- 词语结构
- 谩天谩地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动词“谩”组成的成语,用来强调言行的放肆和不顾及他人感受。
- 例句
- 1. 他对老师的批评谩天谩地,完全没有尊重和礼貌。2. 这个演讲者谩天谩地地攻击了对手,完全失去了辩论的公正性。3. 别听他谩天谩地的,他只是一味地胡说八道。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天上和地下,对天上和地下进行胡乱诋毁和嘲讽,非常放肆和不顾及他人感受。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放肆”、“胡说八道”等,了解其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谩天谩地地说了一堆不好听的话。2. 初中生:在辩论比赛中,他谩天谩地地攻击了对手的观点。3. 高中生:他的言论谩天谩地,完全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4. 大学生:这个演讲者谩天谩地地攻击了政府的政策,引发了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