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悲怆的词语解释
悲怆的意思
拼音:bēi chuàng    注音:ㄅㄟ ㄔㄨㄤˋ
基本解释

[释义]
(形)〈书〉悲伤。
[构成]
并列式:悲+怆

近义词

悲痛、悲伤

反义词

欢欣

详细解释

悲伤。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留釧之妻,人衔其断絶;击磬之子,家缠其悲愴。” 唐 白居易 《有感》诗之三:“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愴。”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四折:“弔英魂,歌楚些,不胜悲愴。” 清 周亮工 《金陵览古》诗序:“寒烟衰草,徒令嗜古之士頫仰欷歔,增其悲愴耳。” 曹靖华 《素笺寄深情》:“ 鲁迅 写这信时,一唱三叹,其悲怆之情,令人泫然泪下。”

基本含义
形容非常悲伤、痛苦的心情。
使用场景
悲怆一词常用于描述人们因失去亲人、朋友或遭受重大打击而感到极度悲伤的情感。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丧失亲人后的悲痛、某个国家在遭受重大灾难后的凄凉等情景。
故事起源
悲怆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逍遥游》:“夫悲不见乎?怆然而涕下。”意思是说,悲痛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当人们感到极度悲伤时,眼泪会自然而然地流下来,这是无法掩饰的。
词语结构
悲怆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之间没有任何连词或助词。
例句
1. 他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整个人都变得悲怆起来。2. 在这场灾难中,无数家庭失去了亲人,整个社区笼罩在悲怆的氛围中。
记忆技巧
可以将“悲怆”这个成语与“悲伤”、“痛苦”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巨大打击时,眼泪流下,心情非常悲伤和痛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悲伤、痛苦相关的成语,如“悲天悯人”、“愁眉苦脸”等,以扩大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小狗被车撞死的消息,小明感到非常悲怆。2. 初中生:他在考试中取得了差劲的成绩,心情悲怆不已。3. 高中生:在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相互道别,场面非常悲怆。4. 大学生: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他感到无比悲怆,但仍要坚强面对生活。
(0)
诗文中出现“悲怆”的诗词

有感三首·其三

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怆

来事勿相迎,相迎已惆怅。

不如兀然坐,不如塌然卧。

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

二事最关身,安寝加餐饭。

忘怀任行止,委命随修短。

更若有兴来,狂歌酒一盏。

(0)

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其二

江心清照人,江面平如掌。

有客去逍遥,扁舟浮荡漾。

远与城市绝,深将泉石向。

水鸟忽东西,溪云时下上。

轩冕谁富贵,琴鐏自闲放。

酒色照渌波,吟声入秋浪。

五湖何范蠡,磻溪无吕望。

吾家徂徕下,汶水有清响。

常时夜雨急,随雨来枕上。

魂魄寒无寐,山居得真尚。

一为尘缨缚,不得闲时饷。

两耳聒欲聋,喧嚣千万状。

雨夜自潺湲,宦途空悲怆

剑南四千里,地遐接蛮瘴。

乍听江水声,聊使心灵畅。

(0)

挽曾国荃联

与文正悯烈靖毅惠敏,先后同归,皎皎日星,精英不泯;

为社稷苍生乡党宗族,公私熟计,悠悠天地,悲怆无穷。

(0)

戏马台

咸阳宫中惊走鹿,海内豪强起争逐。

高才疾足谁得之,楚霸垂涎几上肉。

彭城南面高高台,吐气扬眉跃马来。

揽辔翻疑迸星电,据鞍了不动尘埃。

行人侧目高台路,底信君王戏驰骛。

宁知酷意事鞭箠,要取乾坤归独步。

忆昨驰向鸿门中,张乐左邀隆准翁。

凡马谁令俱辟易,真龙天实启英雄。

项庄拔剑当筵喜,百二山河酒杯里。

焉知旁有樊将军,怒发冲冠壮心起。

翩然得势腾苍鹰,坐使雕鹗笑不应。

手中玉斗碎如雪,帐底貔貅冷若冰。

事机一去竟莫举,盖世拔山皆谬语。

虞姬痛别难再逢,乌骓欲逝从何许。

老我平生怀古心,触目兴嗟爱远临。

西游七泽云梦水,东践三齐泰华岑。

北来独立高台上,范增之坟屹相向。

黄河到海不复清,此意令人绝悲怆

(0)

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江南有嘉禽,乘春弄清吭。

流音入我耳,慰惬若获贶。

朝听已孤高,暮听转幽旷。

何多燕雀群,声迹不相傍。

始闻汾阳生,文行众所谅。

独哦青山间,悼古或悲怆

弃官不屈人,颇学陶元亮。

是时予爱之,颜采莫得望。

倏然能见过,远涉丹湖浪。

袖携一卷诗,行橐更无长。

固与俗人殊,于焉识敦尚。

嗟嗟二千石,不知子所向。

骇子发论高,万仞耸孤嶂。

又如决河湍,捧土安可障。

吾方叹瑰材,恨未逢良匠。

信哉骐骥驹,谁用伯乐相。

自从昔还朝,汩汩走俗状。

未尝寄子书,子言今行行。

亦似昧相知,曾非事高闶。

把笔诚不勤,强意乃为妄。

兹晨去湓城,聊以和子唱。

子辞犹瀑布,敢挹不知量。

(0)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

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

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

道遇一园叟,问我来何方。

犹然认旧役,即事堪心伤。

开门延我坐,破壁低围墙。

却指灌莽中,此即为南厢。

衙舍成丘墟,佃种输租粮。

谋生改衣食,感旧存园庄。

艰难守兹土,不敢之他乡。

我因访故基,步步添思量。

面水背苍崖,中为所居堂。

四海罗生徒,六馆登文章。

松桧皆十围,钟筦声锵锵。

百顷摇澄潭,夹岸栽垂杨。

池上临华轩,菡萏吹芬芳。

谈笑尽贵游,花月倾壶觞。

其南有一亭,梧竹生微凉。

回头望鸡笼,庙貌诸侯王。

左李右邓沐,中坐徐与常。

霜髯见锋骨,老将东瓯汤。

配食十六侯,剑佩森成行。

得之为将相,宁复忧封疆。

北风江上急,万马朝腾骧。

重来访遗迹,落日唯牛羊。

吁嗟中山孙,志气胡勿昂!

生世苟如此,不如死道旁。

惜哉裸体辱,仍在功臣坊。

萧条同泰寺,南枕山之阳。

当时宝志公,妙塔天花香。

改葬施金棺,手诏追褒扬。

袈裟寄灵谷,制度由萧粱。

千尺观象台,太史书桢祥。

北望占旄头,夜夜愁光铓。

高帝遗衣冠,月出修蒸尝。

图书盈玉几,弓剑堆金床。

承乏忝兼官,再拜陈衣裳。

南内因洒扫,铜龙启未央。

幽花生御榻,苔涩青仓琅。

离宫须望幸,执戟卫中郎。

万事今尽非,东逝如长江。

钟陵十万松,大者参天长。

根节犹青铜,屈曲苍皮僵。

不知何代物,同日遭斧创。

前此千百年,岂独无兴亡!

况自百姓伐,孰者非耕桑!

群生与草木,长养皆吾皇。

人理已澌灭,讲舍宜其荒。

独念四库书,卷轴夸缥缃。

孔庙铜牺尊,斑剥填青黄。

弃掷草莽间,零落谁收藏!

老翁见话久,妇子私相商。

人倦马亦疲,剪韭炊黄粱。

慎莫笑家贫,一一罗酒浆。

从头诉兵火,眼见尤悲怆

大军从北来,百姓闻惊惶。

下令将入城,传箭需民房。

里正持府帖,佥在御赐廊。

插旗大道边,驱遣谁能当!

但求骨肉完,其敢携筐箱?

扶持杂幼稚,失散呼耶娘。

江南昔未乱,闾左称阜康。

马阮作相公,行事偏猖狂。

高镇争扬州,左兵来武昌。

积渐成乱离,记忆应难详。

下路初定来,官吏逾贪狼。

按籍缚富人,坐索干金装。

以此为才智,岂曰惟私囊。

今日解马草,明日修官塘。

诛求却到骨,皮肉俱生疮。

野老读诏书,新政求循良。

瓜畦亦有畔,沟水亦有防。

始信立国家,不可无纪纲。

春来雨水足,四野欣农忙。

父子力耕耘,得粟输官仓。

遭遇重太平,穷老其何妨!

薄暮难再留,瞑色犹青苍。

策马自此去,凄侧摧中肠。

顾羡此老翁,负耒歌沧浪。

牢落悲风尘,天地徒茫茫。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