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撩虎的词语解释
撩虎的意思
拼音:liáo hǔ    注音:ㄌㄧㄠˊ ㄏㄨˇ
使用场景
撩虎常用于形容冒险或挑战强大对手的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故意挑衅或激怒某个强大的势力或个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故意挑战某个困难或危险的情况。
例句
1. 他敢撩虎,不怕被咬伤。2. 这个项目是一次撩虎的行为,非常危险。3. 不要轻易撩虎,否则会引来麻烦。
基本含义
引起危险或麻烦,挑衅有力的对手。
基本解释

见“ 撩虎鬚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撩虎”相关的成语,如“探虎穴”、“拔苗助长”等。这些成语都涉及到冒险和挑战的主题,有助于扩展对中国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敢撩虎,因为我知道它会咬人。2. 初中生:他敢撩虎,可是不知道自己会陷入危险。3. 高中生:这个项目就像撩虎一样,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董平的人,他曾经故意挑衅一只正在休息的老虎,结果被老虎追赶并受到了重伤。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冒险或挑战强大对手的行为,形成了成语“撩虎”。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用手去撩动正在休息的老虎来记忆这个成语。这个形象化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词语结构
撩虎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撩”和名词“虎”组成。
详细解释
撩虎是指故意激怒或挑衅强大的对手,类似于用手去撩动正在休息的老虎。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冒险或冒险的行为,暗示了对手的强大和可能带来的危险。
(0)
诗文中出现“撩虎”的诗词

小儿难夫子辨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

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

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

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

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

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

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

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

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

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

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

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

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

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

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

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

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

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

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

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

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

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

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

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

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

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

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0)

圈虎行

都门岁首陈百技,鱼龙怪兽罕不备。

何物市上游手儿,役使山君作儿戏。

初舁虎圈来广场,倾城观者如堵墙。

四周立栅牵虎出,毛拳耳戢气不扬。

撩虎须虎犹帖,以棓卓地虎人立。

人呼虎吼声如雷,牙爪丛中奋身入。

虎口呀开大如斗,人转从容探以手,更脱头颅抵虎口。

以头饲虎虎不受,虎舌舐人如舐㝅。

忽按虎脊叱使行,虎便逡巡绕阑走。

翻身踞地蹴冻尘,浑身抖开花锦茵。

盘回舞势学胡旋,似张虎威实媚人。

少焉仰卧若佯死,投之以肉霍然起。

观者一笑争醵钱,人既得钱虎摇尾。

仍驱入圈负以趋,此间乐亦忘山居。

依人虎任人颐使,伴虎人皆虎唾馀。

我观此状气消沮,嗟尔斑奴亦何苦。

不能决蹯尔不智,不能破槛尔不武,此曹一生衣食汝。

彼岂有力如中黄,复似梁鸯能喜怒。

汝得残餐究奚补,伥鬼羞颜亦更主。

旧山同伴倘相逢,笑尔行藏不如鼠。

(0)

七十自寿·其十三

谁拥皋比扇丑图?磨牙泽吻龁先儒。

江河已分随流下,名教何曾待我扶。

强起捋须撩虎豹,明知袭狗类鼱鼩。

一篇道命程朱录,面目宁甘失故吾。

(0)

望湘人.健娘

爱一星俏眼,半寸纤葱,仙容偏不憔悴。

黏瓣衣香,兜簪肌颤,生日榴红喷砌。

细罥虫丝,怯撩虎口,稳骑鹤背。

似翾风老欠风情,滑簟不容同睡。照影水心镜底。

露一般颜色,难分姊妹。

向百药炉边,偏上病人云髻。鸳鸯颈,听嘐嘐语细。

恨不成双,却怪他、健影临风,止度月馀年纪。

(0)

咏史.叔孙通

刘项权将作狗偷,谁能撩虎又摩头。

汉王不是坑儒主,颈血依依是可羞。

(0)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其四

脱巾自责为儿非,叱驭辞舟识洞微。

不辨盗金缘重义,危言撩虎自知几。

惠沾神物能通梦,节感乡闾忆葬衣。

今见我公公又往,后生学古欲俦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