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古代管乐器。也称箫。编竹而成,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按律排列于木椟中,上端平齐,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参差不同,故又名“参差”。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底簫”,无底的称“洞簫”。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有戗作云形者,则称“云簫”。《元史·礼乐志二》:“簫二,编竹为之。每架十有六管,阔尺有六分。黑抢金鸞凤为饰,鍮石钉铰。以黄绒紃维於人项,左右復垂红绒絛结。架以木为之,高尺有二寸,亦号排簫。”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四人为 湘夫人 ,女像,面色绿,馀与 湘君 相似,手执排箫。”参阅《通典·乐四》。
(2).吹箫。 宋 马子严 《水龙吟·为陈坂种玉庄作》词:“ 弄玉 排簫, 许琼 挥拍,胎禽飞舞。”
- 英文翻译
1.panpipe
- 基本含义
- 排箫是指排列整齐的竹笛。比喻人们意见一致,和谐合作。
- 详细解释
- 排箫的意思是指排列整齐的竹笛,由排列整齐的箫管组成。箫是中国传统乐器,由于箫管排列整齐,所以形成了“排箫”的成语。这个成语比喻人们的意见一致,和谐合作,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
- 使用场景
- 排箫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团结一致的场景,特别是在团队工作中,各成员之间意见一致,和谐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 故事起源
- 排箫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音乐传统。古代音乐中,排列整齐的箫管形成了排箫,演奏排箫需要各个音管的音色和谐一致,才能奏出美妙的乐曲。因此,排箫这个成语也用来比喻人们的意见一致,合作和谐。
- 词语结构
- 排箫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动词或形容词。
- 例句
- 1. 团队成员之间像排箫一样,和谐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2. 只有大家意见一致,才能形成排箫般的团结力量。
- 记忆技巧
- 想要记忆排箫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排列整齐的箫管组成的排箫乐器。可以想象团队成员就像箫管一样,排列整齐,和谐合作。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乐器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排箫的知识,包括其演奏技巧、历史背景等。你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和鸣”,也是用来形容人们和谐合作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像排箫一样,一起合作完成了课堂作业。2.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大家像排箫一样,和谐合作,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团队比赛中,我们队员之间像排箫一样,意见一致,最终获得了冠军。4. 大学生:在大学项目中,团队成员像排箫一样,和谐合作,成功完成了研究任务。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