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陈琳檄的词语解释
陈琳檄的意思
拼音:chén lín xí    注音:ㄔㄣˊ ㄌㄧㄣˊ ㄒㄧˊ
基本解释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琳 作诸书及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 陈琳 檄,我书 鲁连 箭。” 明 邵璨 《香囊记·点将》:“一卷 吕公 书,七纸 陈琳 檄,甲兵十万在胸中,笔底收功绩。”

基本含义
指忠诚直言,敢于直抒己见,不畏权贵,不畏强权。
详细解释
陈琳檄是由两个人名组成的成语,陈琳和檄。陈琳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曹操的统治下,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表达自己的忠诚和真实的意见。檄是古代传递紧急情报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写在木牌上,然后传递给指定的人。陈琳檄的意思是指陈琳的檄文,表示忠诚直言,敢于直抒己见。
使用场景
陈琳檄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权贵或强权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不畏强权,不畏压力。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敢于面对压力,坚持自己信念的人。
故事起源
陈琳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曹操的统治下,勇于直言,表达自己的忠诚和真实的意见。曹操曾多次向陈琳征询意见,陈琳总是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畏强权。后来,曹操感到受到了批评,便杀死了陈琳。陈琳的直言不讨好,但他的忠诚和勇气令人敬佩,成为后人称颂的榜样。
词语结构
陈琳檄是由两个人名组成的成语,表示忠诚直言,敢于直抒己见。
例句
1. 他是一个陈琳檄的人,不畏强权,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2. 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应该像陈琳檄一样,坚持自己的原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陈琳的忠诚和直言不讨好的精神,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陈琳站在高处,手持檄文,勇敢地面对强权。
延伸学习
了解陈琳的历史背景和他的其他贡献,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陈琳檄一样勇敢,不怕困难,努力学习。2. 初中生:老师问我们的意见,我像陈琳檄一样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像陈琳檄一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像陈琳檄一样,勇敢地为正义和真理发声。
(0)
诗文中出现“陈琳檄”的诗词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报国有壮心,龙颜不回眷。

西飞精卫鸟,东海何由填。

鼓角徒悲鸣,楼船习征战。

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长呼结浮云,埋没顾荣扇。

他日观军容,投壶接高宴。

(0)

邺城道·其九

谋士虎兼龙,三家霸局同。

文章分鼎足,才品第英雄。

龌龊司徒后,昏顽锻锡公。

陈琳檄自有,离可愈头风。

(0)

赠径山铦书记

径山老将无勍敌,百万魔军俱扫迹。

座下何人策隽功,筹略纵横铦记室。

铦公声名满吴会,惟有放翁最先识。

奕奕挥毫王粲诗,翩翩插羽陈琳檄

风雷东海起伏龙,缫藉圜丘荐苍璧。

径山入门第一义,万口哗言真称职。

我谓铦公岂止此,径山钵袋渠能得。

一枝白拂倘付之,会见青天飞霹雳。

(0)

西江月.李元让赴广东帅幕

皎皎风前玉树,煌煌腰下金符。陈琳檄草右军书。

香满红莲幕府。政自雄心抚剑,不妨雅唱投壶。

长缨系越在须臾。看扫蛮烟瘴雨。

(0)

徐州十二咏·其三华佗墓

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

从来枉却陈琳檄,到底西陵泪不干。

(0)

送友人赴廉州

乌府才华羡独贤,北风又上孝廉船。

箧书尚有陈琳檄,行李都无子敬毡。

帆影晓分湘浦月,佩声晴拂隐山烟。

壮游万里须乘兴,好著声名到日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