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离开故乡、怀念故土的情感。可以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者用来安慰离开故乡的人。
- 例句
- 1. 我已经离开邑里很久了,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深。2. 虽然在外地工作,但他心里一直惦记着邑里的亲人。
- 基本含义
- 指乡里、故乡。
- 基本解释
(1).乡里。《墨子·尚贤中》:“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 宋 陈师道 《<茶经>序》:“上自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於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李少白传》:“ 李杜 ,字 少白 ,与余同邑里。”
(2).指乡里的人民。《吕氏春秋·诬徒》:“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慙於知友邑里。”《后汉书·朱暉传》:“自去 临淮 ,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 清 归庄 《噫嘻》诗之二:“虏方逼断髮,邑里尽夷蛮。”
(3).乡贯;籍贯。 唐 刘知几 《史通·邑里》:“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 清 陈鳣 《对策》卷二:“其所叙邑里世系,又详且悉矣。”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故乡、乡村相关的成语,如“乡愁”、“故园”等,来丰富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已经离开邑里很久了,我想回家看爷爷奶奶。2. 初中生:我对邑里的小河、小山都记忆犹新,离开那里后我真的很想念。3. 高中生:离开邑里来到城市读书,我时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感受那种亲切的气息。4. 大学生:邑里是我成长的地方,离开后我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对家乡的思念从未减少。5. 成年人:工作的地方离邑里很远,每年回家一次,见到家人时的喜悦无法言表。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论语·子罕》。当时,孔子的学生子罕离开了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使他无法专心学习。孔子安慰他说:“邑者,行也,犹可谓至矣;邑里者,行也,犹可谓至矣。”意思是说,离开故乡的人,即使到了乡村,也可以说是到了目的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邑里”这个成语与离开故乡的情感联系起来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离开故乡,走进一个乡村的场景,感受离乡之情。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邑”和“里”。
- 详细解释
- 邑,指乡村;里,指村落。邑里合起来表示乡里、故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离开故乡,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