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宝床一词常用于描述夫妻间的和睦关系,也可用于形容美好的婚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夸奖夫妻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关系。
- 例句
- 1. 他们的婚姻就像宝床一样,和睦幸福。2. 他们夫妻俩之间的关系就像宝床一样,互相支持,相互理解。
- 基本含义
- 指美好的婚姻或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
- 基本解释
(1).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上元》词:“宝牀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於中,一金龙蟠蜛於牀之上。” 宋 苏辙 《千叶白莲花》诗:“蔫然落宝牀,应返梵天去。”《宣和书谱·李白》:“﹝ 李白 ﹞论世务,答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以宝牀赐食於前,手为和羹。”
(2).放御玺的大几。《金史·礼志五》:“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牀在前,宝牀次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婚姻和家庭相关的成语,如“两情相悦”、“百年好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初学者:他们的婚姻就像宝床一样,非常幸福。2. 进阶者: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像宝床一样,相互支持,互相理解。3. 高级者:他们的爱情就像宝床一样,珍贵而美好,值得珍惜。
- 故事起源
- 宝床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梁武帝时期,反映了顾恺之对妻子的深爱和保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宝床与美好的婚姻和夫妻间的和睦关系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 词语结构
- 宝床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宝”和“床”。
- 详细解释
- 宝床成语源自南朝梁时期的故事。据传,梁武帝时有一位名叫顾恺之的画家,他的妻子非常美丽。一天,梁武帝突然想见顾恺之的妻子,但顾恺之不愿意让他看到,于是他用一床宝贵的锦被将妻子遮住。梁武帝看到这床宝床后,意识到顾恺之对妻子的爱和保护,于是对他们的婚姻表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