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之前要反省自己的言行,自我审视。
- 例句
- 1. 他在做决策之前,总是要先站在镜子前反省自己的言行。2. 做人要像镜台一样,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
- 基本含义
- 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 基本解释
◎ 镜台 jìngtái
[dressing table] 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自我反省和修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反省”、“修身养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晚上都会站在镜子前反省自己的一天。2. 初中生: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像镜台一样,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3. 高中生:在做重要决策之前,我会站在镜子前反思自己的行为。
- 故事起源
- 据说,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政治家,他非常重视自我反省。一次,孟尝君的朋友送给他一面特制的镜子,这面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形象。孟尝君将这面镜子放在自己的书桌上,每当他要做重要的决策时,他会先站在镜子前反思自己的言行。因此,“镜台”成为了形容自我反省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装着镜子的梳装台) dressing table; dresser
2.(显微镜上的镜台) microscope slide; microscope stage; stag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镜台”这个成语与自我反省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自己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的形象,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详细解释
见“ 镜臺 ”。
亦作“ 镜台 ”。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初学记》卷二五引《魏武杂物疏》:“镜臺出 魏 宫中,有纯银参带镜臺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臺四。” 唐 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臺。”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翠翠》:“ 翠翠 婷婷嫋嫋,姣艷可人,而脂香粉泽迷离於镜台绣縵之閒。”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小姊姊穿着睡衣,站在镜台前,拢着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