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人自大傲慢,不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自负的人,或者用来形容某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过于自满,不虚心学习和进步。
- 例句
- 1. 他总是自以为是,对别人的意见从不听取,真是谩尔至极。2. 他的成功让他变得谩尔起来,不再虚心学习了。
- 基本含义
- 自大、傲慢、自负
- 基本解释
犹言聊复尔尔。谩,通“ 漫 ”。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吴子似总干和章》词:“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鱠之鱸?”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傲慢自大相关的成语,如“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等,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和应用“谩尔”。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说自己比别人聪明,真是谩尔至极。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总是目中无人,谈吐间透露着谩尔的态度。3. 高中生:他的成绩好让他有些谩尔起来,不再虚心学习了。4. 大学生:他过于自负,总是以自己的想法为准,真是谩尔自大。
- 故事起源
- 《庄子·德充符》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谩者的人,他自以为聪明过人,不愿虚心学习,最终遭受失败和困境。这个故事中的谩者成了人们对傲慢自大者的代称,形成了成语“谩尔”。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谩尔”与“傲慢自负”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傲慢自大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谩尔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谩”是形容词,表示傲慢自负;“尔”是代词,表示人。
- 详细解释
- 谩尔是指人的傲慢自大、自负自满的态度。这个成语中的“谩”意为傲慢,自以为是;“尔”指代人。形容一个人自大、自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