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赤裸而立,无所遮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傴僂。牵头曳足,先断腰膂。”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清 王太岳 《铜山吟》:“晨朝集洞口,赤立褫衣裙。”
(2).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序:“公私扫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宋史·乔行简传》:“今百姓多垂罄之室,州县多赤立之帑。” 严复 《原强》:“兵连不及周年,公私扫地赤立,洋债而外,尚不能无扰閭阎,其财之匱也又如此。”
- 基本含义
- 指赤裸着身体站立,形容非常勇敢无畏。
- 详细解释
- 赤立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赤意指裸露,立意指站立。赤立形容一个人勇敢无畏,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或危险的情况。
- 使用场景
- 赤立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表现出非常大胆和坚决的勇气,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挑战时毫不退缩。
- 故事起源
- 赤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孟尝君的贵族,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包围,身上的衣物被撕破,只剩下一条裤子。然而,孟尝君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或害怕,而是赤裸着身体站在城墙上,向敌人宣示自己的坚决态度和无畏精神。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赤立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赤立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形容词“赤”和动词“立”组成。
- 例句
- 1. 在面对困难时,他赤立不屈,毫不退缩。2. 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他赤立面对,从未放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孟尝君的故事联系起来记忆赤立这个成语。想象孟尝君赤裸着身体站在城墙上,向敌人宣示自己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气和坚定精神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考试,我要赤立面对,不怕困难。2. 初中生:在学校演讲比赛中,他赤立在讲台上,毫不紧张。3. 高中生:尽管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我仍然选择赤立面对,努力追求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