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同功茧的词语解释
同功茧的意思
拼音:tóng gōng jiǎn    注音:ㄊㄨㄙˊ ㄍㄨㄙ ㄐㄧㄢˇ
基本解释

亦称“ 同宫茧 ”。二蚕以上共作之茧。《尔雅翼·释虫一》:“其独成茧者,谓之独茧;自二以上,谓之同功茧。” 清 翟灏 《通俗编·禽鱼》:“二三蚕共成一茧为同功茧,俗呼头公,讹。” 黄摩西 《长相思和太白韵》:“几时繅得同功茧,替君柱上重安弦。” 郑逸梅 注:“两蚕共一茧,一作同宫茧。”

基本含义
指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详细解释
同功茧是一个比喻,茧是蚕吐丝做成的,同功指的是共同做成的功,意思是指多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所取得的成果。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多人合作、共同努力所带来的成就,用于鼓励团队合作、共同奋斗的场合。
故事起源
同功茧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村庄,村里的人都非常团结合作,大家一起努力耕种,共同经营着这片土地。为了纪念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村里的人将蚕吐丝做成的茧挂在村口的树上,以示团结和努力的精神。
词语结构
主要由“同功”和“茧”两个词组成,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共同努力所带来的成果。
例句
1. 大家一起努力,最后终于研发出了这款产品,真是同功茧啊。2. 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同功茧。
记忆技巧
可以将“同功茧”和“共同奋斗、共同努力”的意义联系起来,联想到蚕吐丝做成的茧,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蚕丝文化,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的习俗。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希望能够同功茧,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最终成功地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真是同功茧啊。3. 高中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们共同奋斗,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成功地筹备了一场校庆活动,展现了团队的力量和同功茧的意义。
(0)
诗文中出现“同功茧”的诗词

缫丝曲

三春雨足桑叶肥,家家饲蚕昼掩扉。

三眠三起近小满,桑葚垂垂叶已稀。

盼得红蚕齐上箔,更喜同功茧不薄。

大妇收拾缫丝车,小妇安排汤满镬。

银丝抽绎比清霜,虚室堆床生白光。

哑哑轧轧声不绝,绿阴低处新丝香。

小姑回头笑问嫂,转眼相看织成缟。

茜红鸭绿染随心,长剪腰裙短裁袄。

嫂云小姑尔未知,阿哥正苦卖丝迟。

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粮征比时。

(0)

九张机

一张机。盈筐桑叶饲蚕儿。同功茧就丝难理。

两头齐撚,中心有结,剪去更怜伊。两张机。

抛梭来往疾如飞。织成胡蝶穿花里。

一堆红萼,一丛绿叶,应费万千丝。三张机。

密行针缕系情丝。红罗一丈裁鸳被。

梅英数朵,当胸覆额,春睡最浓时。四张机。

吴宫花样又翻奇。画图邢尹相回避。

手持团扇,扇中秋景,微恨计蓠披。五张机。

莫愁家住石城西。采莲归去同游戏。

连丝并线,鸳鸯绣出,总是一双飞。六张机。

弄梭织女故迟迟。天边自种闲桃李。

李花如雪,芳兰浴罢,斟酌舞时衣。七张机。

夫容织得暗相思。污泥不染青莲子。

苕苕玉立,临风摇荡,寄与薄情知。八张机。

般般花色选蛾眉。就中一段尤堪异。

裁成裙带,萦云回雪,唯称玉真妃。九张机。

春来秋去不停时。年光恰与梭相似。

回环往复,鲜妍都褪,织就鬓边丝。

(0)

赠伯姊

草有并蒂花,木有连理枝。

果有合欢核,豆有同根萁。

鱼或比目游,鸟亦比翼随。

同功茧作绵,合卺玉为卮。

我与子姊妹,愿得不相离。

出必同车轮,居必联屋楣。

见月每共拜,弄珠定双嬉。

子妆我掠鬓,子盥我奉匜。

我衣捣子砧,子濯污我私。

机张我续织,镜听子兼持。

子褰我衾裯,我餔子粥糜。

寒辄拥子背,暑还扇我肌。

子女迭相抱,帷帐恒并施。

生从比肩人,没以百岁期。

(0)

鹧鸪天·其五

闻道婵媛北渚游。东风连苑冷于秋。

无多装缀花宫体,禁断排当鞠部头。

欢易散,梦难留。女床鸾树向人愁。

红蚕憔悴同功茧,缫尽春丝未放休。

(0)

长相思和太白韵·其一

翠帷淡荡笼秋烟,玉肌凉拥青琴眠。

几时缫得同功茧,替君柱上重安弦。

弦断可续心难传,幽兰操罢人渺然,寒风动树星满天。

君为出山草,侬是在山泉。

愿将泉化泪,随风流到君门前。

(0)

生查子

胭脂百仞山,山下如花面。

赠我玉连环,报以同功茧

无端敕勒歌,吹送胡沙怨。

昨梦出关来,未抵天涯远。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