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合作、分工、互助等情况。可以用于工作场景、学习场景、家庭场景等。
- 例句
- 1. 他们俩一起扛起扁担,把家里的东西搬到了新房子。2. 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像扛起扁担的人一样,共同努力,共渡难关。
- 基本含义
- 指两端横木上挑着东西的长杆,比喻两个人分担一种责任或负担。
- 基本解释
◎ 扁担 biǎndan
[carrying pole;shoulder-pole]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合作、分工、互助相关的成语,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一起扛起扁担,把垃圾分类做好。2. 初中生:家庭作业很多,我们一起扛起扁担,互相帮助完成。3. 高中生:考试前大家一起扛起扁担,共同备考,争取好成绩。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两位匠人,一个擅长制作木杆,一个擅长制作木块。他们合作制作了一种特殊的长杆,用来挑运重物。这个长杆的两端是扁平的,因此被称为“扁担”。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团结合作、共同分担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carrying pole; shoulder pol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扁担”比喻为合作的工具,两个人共同使用扁担来分担责任或负担。可以通过想象两个人一起扛起扁担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一种扁而长的挑物工具。用竹或木制成。《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语录》:“一似村里人把扁担共上将军鬭,我者里七事随身,手中是 关羽 八十斤刀,他便把扁担劈头打一棒。”《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见崖畔林中走出一个樵者,腰插斧柯,将扁担做个拐杖,一步一步捉脚儿走上崖来。”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至于我那地方的大人,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来不算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