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吐絮 tǔxù
[opening of bolls;boll opening] 指棉桃熟裂,露出的白色棉絮
- 详细解释
(1).棉桃成熟裂开,露出棉絮。 碧野 《在葱岭下》:“棉田里的棉桃又大又密,有的已经开始吐絮了。”
(2).指柳树、芦苇等植物开花后结子。因所结的子带有絮状白色绒毛,故称。 唐 吴融 《汴上晚泊》诗:“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绿柳吐絮,白杨飞花。”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轻飘飘,像吐出棉絮一样。
- 使用场景
- 吐絮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不切实际的人。在各种写作中,也可以用来指责文章内容空洞、毫无意义。
- 故事起源
- 吐絮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有一位名叫张仪的人,他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擅长辩论,但有时他的辩论却缺乏实质内容,只是一些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言辞。有一次,他在辩论中使用了“吐絮”这个比喻,形容他自己的辩论就像吐出的棉絮一样轻飘飘,没有实质。从此以后,吐絮就成了形容言辞空洞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吐絮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吐”和名词“絮”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只是一连串的吐絮,没有任何实质内容。2. 这篇文章空洞无物,简直就是一场吐絮。3. 不要总是吐絮,要有实际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吐絮的形象与轻飘飘的棉絮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张嘴说话时,嘴里不是说出有实质内容的话,而是吐出一团团轻飘飘的棉絮,可以帮助记忆吐絮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吐絮相关的成语,如吐词艳曲、吐气扬眉等,可以帮助扩大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只是一堆吐絮,完全没有回答问题。2. 初中生:老师的讲解太空洞了,简直就是一场吐絮。3. 高中生:政治家在演讲中经常使用吐絮的技巧来迷惑听众。4. 大学生:写论文时要避免使用吐絮的言辞,要让论文内容有实质。希望这份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吐絮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