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浪跄的词语解释
浪跄的意思
拼音:làng qiàng    注音:ㄌㄤˋ ㄑㄧㄤˋ
使用场景
浪跄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走状态不稳定,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的行为或言语不稳重,显得轻浮或不可靠。
例句
1. 他喝得醉醺醺的,浪跄着走进了房间。2. 这个人的步态非常奇怪,总是浪跄着走路。3. 他刚刚受伤,腿脚还不太灵便,走起路来有些浪跄。
基本含义
形容行走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基本解释

踉跄。走路不稳,跌跌撞撞。《水浒传》第三七回:“只见那个使枪棒的教头从人背后赶将来,一隻手揪住那大汉头巾,一隻手提住腰胯,望那大汉肋骨上只一兜,浪蹌一交,颠翻在地。”《水浒传》第三九回:“﹝ 宋江 ﹞再饮过数杯,不觉沉醉……浪浪蹌蹌,取路回营里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浪跄相关的成语,比如“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人行走或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跑得太快,一不小心就浪跄了一下。2. 初中生:他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路边的石头,结果浪跄了一下。3. 高中生:他走路的时候看手机,结果没看到路上的坑,一下子就浪跄了一下。4. 大学生:他喝了一些酒,结果走起路来有些浪跄。5. 成人:他走路的时候踩到了一个香蕉皮,结果浪跄了一下,差点摔倒。
故事起源
浪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一年》中。故事中,齐国的公子田常在一次狩猎中喝醉了酒,他浪跄着走进了一片沼泽地,最终被淹死在了泥沼里。这个故事成为了浪跄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浪跄”这个词与行走时不稳定的样子进行联想,比如想象一个人在海浪中行走时不稳定的样子,或者想象一个人醉酒后摇摇晃晃地走路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浪跄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浪”表示波浪翻滚,第二个字“跄”表示行走摇摆。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行走不稳定的样子。
详细解释
浪跄是指人行走时身体不稳定,摇摇晃晃,步态不正。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行走时的不稳定状态,常用来形容醉酒、受伤或者行走不稳的情况。
(0)
诗文中出现“浪跄”的诗词

短歌赠罗女文二首·其二

世路羊肠莽荆棘,江上渔舟独潇洒。

五湖何地非吾家,相逢并是同心者。

北风起兮雪片飞,山川摇落鸿雁饥。

地映吴天白如扫,唯见松柏青依依。

大鱼浪跄飞不得,小鱼僵死手可拾。

妻孥白饭尽一饱,岂向朱门乞残炙。

黄天荡深万鱼聚,我与老翁荡舟去。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