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大傩的词语解释
大傩的意思
拼音:dà nuó    注音:ㄉㄚˋ ㄋㄨㄛˊ
使用场景
大傩一词多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举止荒唐、怪异,常用于贬义。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说话、做事不合常理,或者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举止。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太大傩了,不符合社会常规。2. 这个艺术家的创作风格非常大傩,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基本含义
形容人行为举止疯狂、荒唐、怪异。
基本解释

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高诱 注:“大儺,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尔乃卒岁大儺,殴除羣厉。”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儺,谓之逐疫是也。”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知识,如傩戏、皮影戏等,以丰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想法太大傩了,我们不要跟他一起玩。2. 初中生:他的举止太大傩了,老师经常批评他。3. 高中生:他的言行举止有些大傩,让人不知所措。希望这份关于“大傩”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大傩一词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戏剧形式——傩戏。傩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神秘仪式,演员们通过特殊的面具和服装来表演各种怪异和疯狂的动作和表情。由于傩戏的表演形式与常人的行为举止截然不同,因此“大傩”一词逐渐成为形容人行为异常、荒唐、怪异的习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大傩”与傩戏的表演形式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舞台上穿着怪异的面具和服装,表演出疯狂且荒唐的动作和表情。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大傩”的含义。
词语结构
大傩为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大”和名词“傩”组成。
详细解释
大傩是一个习语,由“大”和“傩”两个字组成。其中,“大”表示程度的加强,“傩”是指中国传统民间表演形式之一,也叫“傩戏”,是一种神秘的仪式,演员们身穿特殊的面具和服装,表演出怪异且疯狂的动作和表情。因此,“大傩”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异常、荒唐、怪异,超出常人的范畴。
(0)
诗文中出现“大傩”的诗词

驱傩行

岁聿云暮晷渐长,郁仪驭日行北方。

大傩逐疫掌方相,蒙熊涂面朱衣裳。

百廿侲子其盾扬,桃弧棘矢剑戟枪。

鼓以大鼗声彭彭,茅鞭倒拽炬火煌。

镂锼狰貌凛如霜,食咎食梦鬼为粮。

赫然一怒魑魅藏,迎新逐衰受天庆,春满皇都来百祥。

(0)

狮儿曲.狮戏

大傩新典,西凉妙舞,金毛奇绝。

瓦鼓声声,头尾百般灵活。

团团笑靥,要演过烧灯时节。

波斯影,五台钻处,白题高揭。有宋风嬉未歇。

欠婆罗门队,教坊围列。点缀升平,一派龙衣齐掣。

江东浩劫,问耍到孙郎几摺。

春梦热,听取野干饶舌。

(0)

里中驱傩

大傩存古礼,彩发映雕冠。

如今身老大,不似小时看。

(0)

岁除

彫节真如借,良宵此向阑。

家储宿岁酒,乡送大傩寒。

旧卉回新物,来情续往欢。

匆匆馀几刻,催具五辛盘。

(0)

次韵李士举丈除夕·其一

藜杖初防老,桃符又换新。

惊回潼水梦,喜见义城春。

浪走何为者,流光岂贷人。

翻思大傩氏,阔步过天津。

(0)

旱夏纪异诗五章·其二

亢阳激阴厉,鬼盛神无权。

圻宇如铁围,冥气流毒祆。

坏屋投饿鸱,窳沼焚枯鳣。

毕方蒙楮衣,土耗驱前旃。

娭娭枭杨魂,惨笑来狎烟。

即非高明家,独履森矛鋋。

鬨城伐金鼓,彻夜雷阗阗。

老稚百万心,破碎无一全。

警恶聊代刑,司命实惟天。

厌禳穷大傩,孰来拯其瘨?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