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觏闵。遭遇困病。《诗·大雅·桑柔》:“多我覯痻,孔棘我圉。” 郑玄 笺:“痻,病也。”
- 基本含义
- 指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言行,不敢放肆妄为。
- 详细解释
- 觏痻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觏”和“痻”两个字组成。觏指谦虚、谨慎,痻指言行、作为。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言行非常谦虚、小心,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放肆妄为。
- 使用场景
- 觏痻一词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在言行举止上非常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放肆和妄为之态。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有谦虚、谨慎的品质,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提醒自己要谨慎行事。
- 故事起源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卫国有一位将军叫骠骑,他非常谦虚谨慎,对自己的言行要求极高。有一次,他带领军队出征,临行前他对士兵们说:“我要求自己的标准非常高,希望大家也能观照自己的言行,不敢放肆妄为。”后来,人们就用“觏痻”来形容这种谦虚谨慎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成语觏痻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做事非常觏痻,从不敢有丝毫的马虎。2. 作为一名医生,她对待每一个病人都非常觏痻,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觏痻与谦虚、谨慎的态度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走在一根细细的绳子上,表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不敢有丝毫的放肆妄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谦虚、谨慎相关的成语,如“兢兢业业”、“谦虚谨慎”等,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前都会觏痻地复习,不敢有丝毫的偷懒。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严格要求自己,觏痻地履行自己的职责。3. 高中生:面对高考,他觏痻地备考,每天都有计划地复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