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自选差使。《国语·鲁语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请之,其为选事乎?” 韦昭 注:“选事,自选择於职事也。” 唐 柳宗元 《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行非选事,进不避难。” 清 金和 《双拜冈战记》诗:“吾儕好选事,略息行人喧。”
(2).考选举士,铨选职官之事。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詔加中书监,犹参掌选事。”《旧唐书·韦承庆传》:“ 承庆 自 天授 以来,三掌天官选事,銓授平允,海内称之。” 宋 邹浩 《谢吏部侍郎表》:“迄至今日,益昭圣功,宜得真材,以贰选事。”
(3).借故生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 孙 母﹞阴念来势兇猛,必将选事,不如姑却以婉词。”
- 基本含义
- 指挑剔、挑毛病,对事情过于挑剔,找茬儿。
- 详细解释
- 选事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那些对事情过于挑剔、喜欢找茬儿的人。这个成语有时也用来形容那些故意挑剔、刁难别人的行为。选事的人总是喜欢抓住别人的小错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挑剔的地方。他们经常对别人的工作、言行举止挑刺,难以取悦。
- 使用场景
- 选事一词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对工作、生活中细节要求极高的人。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挑剔,或者一个领导对员工工作的吹毛求疵。
- 故事起源
- 选事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为了找茬儿挑剔别人,结果自己也遭到了挑剔和指责的经历。
- 词语结构
- 选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选”表示挑选,第二个字“事”表示事情。
- 例句
- 1. 他是个选事的人,对别人的工作总是挑剔不满。2. 她太选事了,对我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找茬儿。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选事”与“选购”相联系,因为选事的人就像在挑选商品一样挑剔细致。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商店里仔细挑选商品,然后把这个形象与选事联系在一起,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或者观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选事一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个选事的人,总是找我做作业的错误。初中生:老师太选事了,对我们的作文评分总是非常苛刻。高中生:领导太选事了,对我们的实习报告总是挑剔不满。大学生:公司的质检部门对产品的要求太高了,真是太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