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白鏘 ”。白银的别称。 明 沉璟 《埋剑记·妇功》:“旧赐青蚨犹在篋,又蒙白鏹济蚕月。”《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见因贪白鏘,番自丧黄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及发他砖,则灿灿皆白鏹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有与观察之胥役通者,知观察署藏白鏹四十万,於是脇其首作难。”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情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 详细解释
- 白镪是由“白”和“镪”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徒劳、无效,而“镪”则指镪镜,是一种古代的镜子。白镪原指徒劳无功地照镜子,比喻做事徒劳无益,白费力气。
- 使用场景
- 白镪常用于形容做事徒劳无功,白费力气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经思考,只是盲目行动而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的人。
-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官员叫孙膑,他是著名的军事家和工程师,擅长制造兵器和防御工事。有一天,齐国的国君要求孙膑制造一面可以看见远处敌人动态的镜子。孙膑费尽心思制造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但是当镜子安装好后,却发现它只能照见自己的影子,无法看见远处的敌人。孙膑感到非常沮丧,他的努力白费了。于是,人们就用“白镪”来形容做事徒劳无功,白费力气的情况。
- 词语结构
- 白镪属于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花了很多时间准备,却最终白镪一场,一无所获。2. 这个计划没有经过充分的考虑,注定会白镪。3. 不要再白镪了,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更有效的方案。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白镪与徒劳无功、白费力气的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照一面镜子,但镜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无法看到远处的敌人,感受到自己的努力白费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白镪相关的成语,如“白费心机”、“白费唇舌”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写了一篇作文,但老师说我只是照搬了别人的,白镪了。2. 初中生:我为了考试而加班到深夜,结果考试还是没能及格,白镪了。3. 高中生:我为了准备大学面试而参加了各种培训班,但最后还是没有被录取,白镪了。4. 大学生:我投了很多简历,但都没有收到回复,感觉自己白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