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过正的词语解释
过正的意思
拼音:guò zhèng    注音:ㄍㄨㄛˋ ㄓㄥˋ
使用场景
过正一般用于批评和讽刺,形容那些过分拘泥于道德规范,不顾实际情况和他人感受的人。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过于刻板,或者讽刺某人对待事物过于死板。
例句
1. 他对待工作太过正了,不允许任何一点妥协。2. 她的个性过正,对待每个问题都非常死板。
基本含义
指过分正直,过于刻板,不通情达理。
基本解释

过分;过头。《后汉书·张晧王龚等传赞》:“ 安 储遭譖, 张卿 有请。 龚 纠便佞,以直为眚。二子过正,埋车堙井。” 李贤 注引《孟子》:“矫枉过正。”《晋书·陆机传》:“ 汉 矫 秦 枉,大启王侯,境土踰溢,不遵旧典,故 贾生 忧其危, 晁错 痛其乱。是以诸侯岨其国家之富,凭其士庶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迟,六臣犯其弱纲,七子衝其漏网, 皇祖 夷於黔徒, 西京 病於 东帝 。是盖过正之灾,而非建侯之累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张九成 以为窥议王室之意,至引 高欢 见 魏 政不纲,退结豪杰事,此过正之论也。”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道德观念相关的成语,如“拘泥成规”、“刻舟求剑”等,以加深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过正待人,不能欺负同学。2. 初中生:有些同学过正了,总是批评别人,不愿意和其他人合作。3. 高中生:有些人过正到了极点,对待问题毫无灵活性,很难与他们沟通。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在道德标准和实际情况之间找到平衡,不要过正。以上是关于“过正”词语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过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在小说中,贾母对贾宝玉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求他过分正直,不许他与世俗之物有所接触。这种教育方式被认为过于刻板和不合理,因此“过正”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过正”与过分正直的人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过分强调正直,不顾实际情况和他人感受的样子,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过正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过”表示过分,第二个字“正”表示正直。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过分正直。
详细解释
过正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人过分追求道德标准,不顾实际情况和他人感受,过于刻板和死板。这种人往往过于正直,缺乏灵活性和妥协精神,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
(0)
诗文中出现“过正”的诗词

竹林七贤图

炎精无光蜀烬销,当涂坠地马蹴槽。

矫时之枉遂过正,弃置礼法如毫毛。

太行之阳富脩竹,猗猗万竿似淇澳。

一天爽气风声清,满地凉阴云影绿。

风流酝籍三四子,适从何来聚于此。

中有一人龙凤姿,土木形骸出泥滓。

神交一世皆名贤,浑金璞玉人中仙。

携琴沽酒对青眼,欣然神解皆忘言。

或作绝交书,或为大人传。

穷为途中哭,同向树下煅。颂酒有德,以酒为名。

群豕每同饮,五斗乃解酲。

寓情广陵琴,感旧山阳笛。

黄公炉畔互酣歌,广武观前闲叹息。

作者七贤矣,一去不再来。

荒山既无旧墟落,枯株岂有馀根荄。

我观竹林图,为作七贤歌。

晋人旷达尚玄语,其源起自王与何。

二人开其端,七贤为之倡。

自从决去礼义防,狂澜颓波莫能障。

后人欲知七贤谁,稽山两阮刘王向。

(0)

舟中即事三首·其一

两岸农家各自耕,相过正欠小舟撑。

牧童来往如平地,骑得吴牛入水行。

(0)

春晴书见

金羁芳草去翩翩,王谢儿郎美少年。

雨水已过正月后,莺花不隔短筇前。

春云拟黛山千叠,画阁笼烟柳半天。

燕子未来寒食远,谁家庭院试秋千。

(0)

送使广州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0)

大造

大造视群生,各如抱中儿。

非因果哀乐,亦自为笑啼。

阿保纵解意,那得无啼时。

当饥幸一饱,心已不在饥。

谁知登崇山,足土固不离。

荣士或见此,秋气旋乘之。

触物感斯集,不知何事悲。

悾恫百年尽,俛首归污泥。

精气生已泄,那有魂相随。

矫枉而过正,亦受前贤嗤。

我慕鲁仲连,阅世同儿嬉。

见首不见尾,焉能赞一辞。

(0)

元鲁侍亲还以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赋诗送之·其五

至远挽不来,庭竹屡陨箨。

剖鱼得素书,颇说甘寂寞。

矫枉勿过正,执中思子莫。

他年同我心,俯仰无愧怍。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