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道教的一派。 金 王重阳 创立。教旨以“澄心定意,包元守一,存神固气”为“真功”,“济贫拔苦,先人后己,与物无私”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该派旧时盛行于北方,以 北京 白云观 为中心,称道教北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全真教》:“ 金 主 亮 贞元 元年,有吏员 咸阳 人 王中孚 者倡全真教。”
- 基本含义
-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派别,也指真实无欺的教义和修道方式。
- 详细解释
-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七大派别之一,起源于宋朝。它强调修道者必须真实无欺、忠诚正直,追求真理和道德的高度境界。全真教的修道方式包括内修和外修,内修指修炼心性,外修指锻炼身体,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 使用场景
- 全真教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诚实守信的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修养高深,道德高尚。
- 故事起源
- 全真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由王重阳创立。王重阳是一个道教修道者,他创立了全真教,提倡修炼身心,追求真理和道德。他的教义和修道方式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追随。
- 词语结构
- 全真教的结构是“全真”+“教”。全真指真实无欺,教指修道的教义和方式。
- 例句
- 1. 他一直秉持着全真教的原则,从不说谎。2. 她的品行高尚,真可谓全真教之徒。3. 在他的领导下,公司遵循全真教的原则,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全真教的“真”字,表示真实无欺,真诚可信的品质。将全真教的教义和修道方式与修炼身心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道教和全真教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道教的其他派别和教义,了解更多关于道教的文化和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全真教的好学生,不撒谎。2. 初中生:他的品行真的很像全真教的人,一直都很诚实。3. 高中生:在考试中,遵循全真教的学习原则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4. 大学生:在社会中,我们要以全真教为准则,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