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政治和社会领域,强调个人修养和责任意识对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 例句
- 1. 作为一名领导者,你应该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 基本含义
- 修身: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行为;齐家:管理好家庭;治国:治理好国家;平天下:使天下安宁。
- 基本解释
(1).修明政教。《管子·大匡》:“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於诸侯矣。”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应天道。”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按 顺治 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 汤若望 ,进浑天球一座。”
(2).治理,统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夏桀 之居,左 河 济 ,右 泰 华 , 伊闕 在其南, 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 汤 放之。 殷紂 之国……修政不德, 武王 杀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 高中生:只有通过全面发展自己,才能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贡献力量。
- 故事起源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出自《礼记·大学》:“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这句话强调了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的关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每个字的意思和关键词进行联想记忆,例如,修身可以联想为修养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齐家可以联想为家庭和睦;治国可以联想为国家治理;平天下可以联想为天下太平。
- 词语结构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表示个人修养、家庭管理、国家治理、社会安宁。
- 详细解释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指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首先修养自己的品德和行为,然后管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最终达到使天下安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