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拿人的词语解释
拿人的意思
拼音:ná rén    注音:ㄣㄚˊ ㄖㄣˊ
使用场景
拿人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人利用他人的弱点或过失来对付对方。它可以用来描述在工作场合、竞争中、人际关系中等各种情境下的行为。例如,一个聪明的商人可能会拿人的弱点来谈判,一个政治家可能会拿人的错误来攻击对手。
例句
1. 他总是拿人的弱点来威胁他人,这样的行为很可耻。2. 她利用对方的错误拿人,从而取得了竞争的优势。
基本含义
指利用对方的弱点或错误来对付对方,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基本解释

◎ 拿人 nárén
(1)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others;raise difficulties]∶为难人;刁难他人
(2) [attract]∶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延伸学习
拿人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中的权力和策略。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拿人相关的成语,如拿手、拿得出手等,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拿人的错误来嘲笑同学,这样做是不对的。2. 初中生:我不喜欢那个女孩,她总是拿人的弱点来欺负别人。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利用对手的丑闻拿人,来提高自己的选举机会。4. 大学生:在商业谈判中,他拿人的错误来争取更好的条件。希望以上关于“拿人”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起源
关于拿人这个成语的故事并不是很明确,但它的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智慧和策略。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经常使用各种策略来对付对手,拿人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手段。
英文翻译

1.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others; raise difficulties; put sb. in a difficult position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的方法可以是联想法。对于拿人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抓住另一个人的弱点来对付对方的场景,用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词语结构
拿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拿”是动词,意思是抓住或利用;“人”是名词,指人类。
详细解释

(1).抓人;捉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妓院主人也可以悬赏拿人,至少,可以使我们知道所住的是怎样的国度,或不知道是怎样的国度者也。”
(2).刁难人;要挟人。《新华文摘》1981年第9期:“一旦它突然出了故障,离开你就不行。你想要拿人,厂长也得给你磕头。”

(0)
诗文中出现“拿人”的诗词

过魏东郊

全魏地千里,雄大视区宇。

黄河为血脉,太行为筋膂。

地灵育圣贤,土厚含文武。

堂堂柳先生,生下如猛虎。

十三断贼指,闻者皆震怖。

十七著野史,才俊淩迁固。

二十补亡书,辞深续尧禹。

六经皆自晓,不看注与疏。

述作慕仲淹,文章肩韩愈。

下唐二百年,先生固独步。

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

四方交豪杰,群公走声誉。

一上中高第,数年编士伍。

五命为御史,连出守方土。

事业过皋夔,才能堪相辅。

凤凰世不容,众鸟竞嘲诉。

狱中饥不死,特地生爪距。

貔貅十万师,盟津直北渡。

塞上诸猛将,低头若首鼠。

渴忆海为浆,饥思鳌为脯。

两手拿人肝,大床横牛肚。

一饮酒一石,贼来不怕惧。

帐下立孙吴,樽前坐伊吕。

笑谈韬钤閒,出入经纶务。

匈奴恨未灭,献策言可虏。

幽州恨未复,上书言可取。

好文有太宗,好武有太祖。

先生文武具,命兮竟不遇。

死来三十载,荒草盖坟墓。

四海无英雄,斯文失宗主。

竖子敢颠狂,黠戎敢慢侮。

我思柳先生,涕泪落如雨。

试过魏东郊,寒鸦啼老树。

丈夫肝胆丧,真儒魂魄去。

瓦石固无情,为我亦惨沮。

(0)

古桧行

城头古树记以百,非宋非元李唐植。

森森古桧蟠空苍,奇气矫作百夫特。

黄昏过树雷雨青,白昼拿人爪牙黑。

眼经百岁若飞电,身阅四朝犹过客。

霜磨雨洗遗迹尽,剩有创瘢余径尺。

子城峨峨树历历,建炎年中恶氛逼。

一呼落日兵四登,百战孤云气逾直。

将军白马当树立,砍剑剑摧砍刀涩。

风云此日总削平,穴腹犹容怪蛇蛰。

主人爱树识树性,不遣虬枝两相击。

南枝使南北使北,以松归松柏归柏。

树老枝柯总有神,时清冰雪皆生色。

余生好奇奇不屈,陡然见之意亦嚇。

摩挲抚树三叹息,此树心空寿金石。

(0)

送镜兄之虎丘

虎岩老虎太威狞,平地拿人死复生。

背却西风行一转,髭须倒捋两三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