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兵书 bīngshū
[book on the art of war] 讲述兵法的书。如《孙子》、《吴子》等等
- 近义词
兵法、战术
- 英文翻译
1.a book on the art of war
- 详细解释
(1).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如《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等均属兵书。《汉书·艺文志》:“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 唐 殷文圭 《赠战将》诗:“阵前战马黄金勒,架上兵书白玉籤。”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孤家,大 明 宗室 朱宸濠 是也,分封 江 右,国号 寧 藩,喜读兵书,颇怀壮志。”
(2).战报。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日覩兵书捷,时闻虏骑亡。”
(3).兵部尚书的简称。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兵刑侍郎谑》:“ 景泰 中,兵、刑二部僚佐会坐,时 于谦 为兵书, 俞士悦 为刑书。”
(4).指幕友,官署中管兵事的佐助人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管驛兵书,大惊失色,遂跪禀曰:‘到任三日后,择吉遣牌视驛,此旧例也。’”
- 基本含义
- 兵书是指关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书籍,也可泛指有关兵法的知识。
- 使用场景
- 兵书常用于形容人们学习或研究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用来形容人们学习某一技能或专业的书籍。例如,他把时间都花在了兵书上,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专家。
- 故事起源
- 兵书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兵法著作《孙子兵法》中。这本著作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兵法之一,被誉为兵家圣书。它由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所撰写,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军事经验和战争策略。《孙子兵法》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成为了一本被广泛研究和引用的经典著作。
- 词语结构
- 兵书是一个名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 1. 他研读了许多兵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专家。2. 这本兵书详细介绍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对于战争研究者来说是一本宝贵的资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孙子兵法》的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正在阅读《孙子兵法》,将其中的兵书知识牢记于心。可以画一幅与兵书相关的画面,或者制作一个兵书的关键词表格,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对兵书和兵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孙子兵法》和其他经典兵法著作,了解更多关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正在读一本关于古代战争的兵书。2. 初中生:他花了很多时间研读兵书,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事专家。3. 高中生:这本兵书详细介绍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对于战争研究者来说是一本宝贵的资料。4. 大学生:他在图书馆找到了一本珍贵的兵书,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军事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