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六文的词语解释
六文的意思
拼音:liù wén    注音:ㄌㄧㄨˋ ㄨㄣˊ
使用场景
六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文才非常高超,善于辩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用在夸奖一个人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出众,或者形容一个人在辩论中能言善辩,能够用言辞说服他人。
例句
1. 他在辩论赛上展现出了他的六文,赢得了比赛的胜利。2. 这位作家的六文才华出众,他的作品非常受欢迎。
基本含义
形容文才高超,能言善辩。
基本解释

(1).指六书。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许慎 检以六文,贯以部分,使不得误,误则觉之。” 卢文弨 补注:“六文即六书。”《云笈七籤》卷七:“六文,一曰象形,日月是也;二曰指事,上下是也;三曰形声,河海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考老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参见“ 六书 ”。
(2).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鸟书。 南朝 宋 鲍照 《飞白书势铭》:“超工八法,尽奇六文。”《南史·颜协传》:“时又有 会稽 谢善勛 能为八体六文,方寸千言。” 唐 岑文本 《奉述飞白书势》诗:“六文开玉篆,八体曜银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了解科举考试的历史背景和考试内容。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文学才华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文采飞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写作水平很高,真是个六文之才。2. 初中生:他在辩论赛中展现出了他的六文,成功地说服了观众。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六文才华出众,他的小说深受读者喜爱。4. 大学生:他在演讲比赛中展示了他的六文,赢得了评委的认可。5. 成年人:他的六文让他在工作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同事的认可。
故事起源
六文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考试内容包括经、史、子、集、诗、礼六个科目。只有精通这六种文体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并且有机会成为官员。因此,精通六种文体的人被称为“六文之士”,后来演变为“六文”这个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将“六文”成语与科举考试的六个科目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科举考试中精通六种文体,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被称为“六文之士”。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六文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六文指的是文学才华出众,能够运用言辞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中要求考生必须精通六种文体,包括经、史、子、集、诗、礼,因此称为“六文”。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一个人的文才非常出众,能够用言辞驾驭自如,善于辩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0)
诗文中出现“六文”的诗词

奉述飞白书势

六文开玉篆,八体曜银书。

飞毫列锦绣,拂素起龙鱼。

凤举崩云绝,鸾惊游雾疏。

别有临池草,恩沾垂露馀。

(0)

乐府体四章记江浙大水.选二·其一

小口三,大口六,六文钱,一合粟。

炊之为糜,不盈一掬,何况小口又减半,虽易糠秕且未足。

昔时富户今亦贫,何人为具黔敖粥。

西风策策吹茅檐,大口小口同声哭。

(0)

赋玳瑁鱼

海灵如许巧,龟贝点成纹。

背负十三卦,旁分四六文

壳中藏勺水,身后管梳云。

贵介诸公蜕,何因得似君。

(0)

积雪楼上把酒四首·其二

雪满空林万木寒,玉峰巉■倚楼看。

银瓶酒绿狐裘热,六六文窗夜不关。

(0)

如此江山/齐天乐.唐晋国公薛少保断碑研六舟上人属赋

三希鲙帖神龙本,艺林并推佳妙。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0)

挽张之万联

昭代数名臣,先后人才六文达;

一篇读遗疏,古今痛哭两长沙。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