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丧道一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道德,违背了社会的道德准则。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警示某人的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丧道来评论某人的不诚实、不守信用、不负责任等不道德行为。
- 例句
- 1. 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真是丧道。2. 他竟然偷了同事的东西,真是丧道到家了。3. 这种丧道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 基本含义
- 指人失去道德底线,行为丧失原则和准则,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 基本解释
谓丧礼之义。《礼记·檀弓下》:“ 孔子 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
- 延伸学习
- 了解丧道的起源和含义之后,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丧家之犬、丧尽天良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连做作业都不认真,真是丧道。2. 初中生:他为了考试作弊,真是丧道到家了。3. 高中生:他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对待别人总是不友好,真是丧道。
- 故事起源
- 丧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儒家经典《尚书》中的一段故事。故事讲述了商朝时期,商王纣王的儿子太子丧心病狂,不顾道德准则,纵情声色。因此,丧心病狂的太子被形容为丧道。后来,丧道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丧失了道德准则。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丧道一词。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道德的路上丧失了方向,走向了错误的方向,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
- 词语结构
- 丧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丧道由两个部分组成,丧和道。丧的含义是失去,道的含义是道德。丧道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人失去道德底线,行为丧失原则和准则,做出不道德的事情。它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丧失了原有的道德准则,做出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