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草木皆兵常用来形容人对事物过于敏感,过分紧张,容易疑神疑鬼的情况。可以用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形容人在面对压力时过度紧张,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的状态。
- 例句
- 1. 他对任何事情都过于紧张,总是草木皆兵。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应该草木皆兵,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 基本含义
- 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 基本解释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战国时期的历史,以及其他形容人心理状态的成语,如杯弓蛇影、疑神疑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时候会草木皆兵,特别是考试前,总是担心答不好题。2. 初中生:他在面对新环境时总是草木皆兵,对陌生人和事情都感到紧张和恐惧。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同学会草木皆兵,过分紧张,影响发挥。
- 故事起源
- 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讲述了将军廉颇因为对树木和草丛的错误判断而导致失败的故事。
- 英文翻译
1.grass and trees; vegetation; flora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将成语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想象将军廉颇对树木和草丛的紧张和恐惧,从而记住草木皆兵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草木皆兵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形容词和一个动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的故事。相传有一位名叫廉颇的将军,他在一次战斗中,敌人用伏兵的策略,将士兵藏在了树林和草丛中。廉颇看到树木和草丛后,以为敌人在那里,心生恐惧,导致兵败。因此,草木皆兵成为了形容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