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履颂》:“伏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五》:“对时陈献履之衷,叩闕致呼嵩之祝。”一说冬至后日长,民妇献鞋于公婆,表示女工开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传记载,冬至日当南极,晷景极长,故有履长之贺,非也…… 晋 魏 宫中女工,至后日长一线。故妇於翁姑,以是日献履、袜,表女工之始也。”
- 基本含义
- 指主动献出自己的鞋子,表示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和帮助。
- 详细解释
- 献履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叫履粲的人,他非常乐于助人。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行走困难的老人,履粲立即脱下自己的鞋子给老人穿上,然后自己赤脚走回家。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就用“献履”来形容无私奉献和帮助他人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献履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愿意为他人付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赞赏和感激。
- 故事起源
- 献履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互助和奉献精神的重视。
- 词语结构
- 献履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献”是动词,意思是主动奉献;“履”是名词,意思是鞋子。
- 例句
- 1. 他总是乐于献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2. 在困难的时候,朋友们都会献履相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献履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脱下自己的鞋子给别人穿,表示主动帮助和奉献的精神。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奉献和帮助相关的成语,例如“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愿意献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他是一个乐于献履的人,总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3. 高中生:在志愿者活动中,我们都要学会献履,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