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奏课的词语解释
奏课的意思
拼音:zòu kè    注音:ㄗㄡˋ ㄎㄜˋ
基本解释

(1).把对官吏的考绩上报朝廷。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为 义兴 太守,风化之美,奏课为最。” 唐 韩愈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诗:“已知奏课当徵拜,那復淹留咏白苹。” 明 方孝孺 《祭叶夷仲主事文》:“入宰畿县,奏课最优。”
(2).把计簿、户籍按规定时间报送朝廷。《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岐 俗质厚, 彦光 以静镇之,奏课连为天下最。” 胡三省 注:“奏课,奏计帐及输籍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天章阁待制 许元 为 江 淮 发运使,奏课於京师。”

基本含义
指上报或呈交上级机关的文件或报告。
详细解释
奏课是指向上级机关报告或呈交文件的行为。在古代,官员向上级呈报事务或请求决策时,常常通过书面形式,将文件奏报给上级,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请求。因此,“奏课”也泛指上报文件或报告的行为。
使用场景
奏课常常出现在官场、政府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中。在现代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向上级汇报工作、请求决策等场景。
故事起源
奏课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场。古代官员在处理事务时,往往需要向上级呈报文件,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请求。这种行为被称为奏课,后来逐渐演变成成语。
词语结构
奏课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奏”是动词,表示向上级呈报;“课”是名词,表示文件或报告。
例句
1. 在会议上,部长向总理奏课,详细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2. 公司经理将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奏课给董事会,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支持。
记忆技巧
可以将“奏课”与“上报文件”这一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是一个官员,需要向上级呈报文件,以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请求。
延伸学习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奏课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知识,可以查阅相关的历史书籍或政治学资料,深入了解古代官场的运作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作业本奏课给老师,请求老师给我更多的练习题。2. 初中生:学生会主席将学生们的意见奏课给校长,希望能够改善学校的饭菜质量。3. 高中生:学生们联名奏课给教育部,要求取消高考加分政策。4. 大学生:学生会代表将同学们的诉求奏课给学校领导,希望能够改善校园环境。5. 成年人:我将工作报告奏课给上级领导,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0)
诗文中出现“奏课”的诗词

韶州留别张端公使君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

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

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

已知奏课当徵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0)

和丁端叔岁晚书怀韵

来涂蓝缕雪埋人,三百于今又六旬。

奏课定应书下下,班春聊复喜津津。

馀蔬被壤农亡恙,茂草连扉盗自新。

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

(0)

送衡州王仲和郎中代还

铙鼓催船下洞庭,几滩冰涩滞双旌。

峥嵘霰雪暮寒重,早晚潇湘春水生。

君意喜先湖雁去,我怀方共夜乌惊。

明年奏课趋云陛,拜罢当如汉仲卿。

(0)

送裴司门倅越

剡中新佐郡,去路触炎威。

民富杼机利,地含山水晖。

樵风送舟綄,梅雨润朝衣。

政在宜谣俗,当期奏课归。

(0)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奏课西南最,分符江海冲。

往来观惠术,蟠错试馀锋。

文字从堆案,樽罍强解容。

金山只隔水,时复听晨钟。

(0)

贺许宰伯诩再考

宰官才具万人豪,鸡小如何下得刀。

奏课再经书上上,理繁祇见办多多。

锦囊有卷牛腰重,装橐无金马骨高。

欲贺政成怜我懒,篇诗付与邑人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