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瓮牖”。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礼记·儒行》:“篳门圭窬,蓬户瓮牖。” 郑玄 注:“以瓮为牖。” 孔颖达 疏:“又云:以败瓮口为牖。”《庄子·让王》:“桑以为枢而瓮牖。” 成玄英 疏:“破瓮为牖。” 宋 邵雍 《安乐吟》:“收天下春归之肝肺盆池,资吟瓮牖。”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一折:“久淹在桑枢瓮牖,几时能勾画阁楼臺?” 清 姚鼐 《寄朱二亭》诗:“居惟瓮牖仍耽酒,行过旗亭就卖浆。”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在家中闭门不出,不愿外出交际。
- 详细解释
- 瓮牖由两个字组成,瓮指古代用来盛放东西的陶器,牖指窗户。瓮牖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像瓮一样呆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交际。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内向、宅在家里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瓮牖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爱社交、不善于与人交流的性格特点。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描述一个人不喜欢参加聚会、宴会,或者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外出旅游等。
- 故事起源
- 据说,瓮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位文人。这位文人非常宅,宅到连窗户都不愿意打开,整天闭门不出。有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却发现他家的窗户都是关着的,就像一个个瓮子一样。朋友们纷纷议论,形容他像瓮一样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交际,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瓮牖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成语,由名词瓮和名词牖组成。
- 例句
- 1. 他就像一个瓮牖,整天只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2. 这个人太瓮牖了,从来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3. 她是一个瓮牖的人,不喜欢外出旅游,更喜欢在家里看书。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像一个瓮一样坐在家里,窗户都是关着的,不愿意出门交际。这种形象化的记忆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社交、人际交往相关的成语,如“闭门思过”、“韬光养晦”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章、故事,来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瓮牖,不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初中生:她宅在家里,真是个瓮牖,从来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高中生:他整天像个瓮牖一样,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