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已来的词语解释
已来的意思
拼音:yǐ lái    注音:ㄧˇ ㄌㄞˊ
基本解释

◎ 已来 yǐlái
[since] 同“以来”
自董卓已来。——《三国志·诸葛亮传》

详细解释

(1).以后。《史记·秦始皇本纪》:“自今已来,除謚法。”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 江都王 。”
(2).多;馀。表示约数。 唐 张鷟 《游仙窟》:“一时俱坐。即唤 香儿 取酒。俄尔中间,擎一大鉢,可受三升已来。”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阴丹诀》:“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来亦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雨钱》:“俄顷,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鏘鏘而下,势如骤雨……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已来。”

基本含义
已经到来或已经发生。
使用场景
已来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包括口语对话、书面文章、演讲等。它可以用来描述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故事起源
已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些历史事件。在古代,人们常常用这个成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预示未来的重要事件。
词语结构
已来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已”表示已经,表示过去的时间;“来”表示到来,表示未来的时间。
例句
1. 这个消息已来得太突然了,我一时间无法接受。2. 昨天的大雨已来,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瘫痪。3. 他的成功已来得如此之快,让人感到惊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已来”的发音相似的词语或者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一来二去”、“已故”等词语都可以与“已来”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事件、新闻报道或者文学作品来进一步了解和运用已来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已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我们都很开心。2. 初中生:这个城市已来了很多外国游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新鲜感。3. 高中生:我已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需要更加努力学习。4. 大学生:这个社会已来了很多机会,我们要抓住机会努力奋斗。5. 成年人:已来的机会不等人,我们要主动去争取和把握。
(0)
诗文中出现“已来”的诗词

李潮八分小篆歌

苍颉鸟迹既茫昧,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客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惜哉李蔡不复得,吾甥李潮下笔亲。

尚书韩择木,骑曹蔡有邻。

开元已来数八分,潮也奄有二子成三人。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拿肉屈强。

吴郡张颠誇草书,草书非古空雄壮。

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郎丈人行。

巴东逢李潮,逾月求我歌。

我今衰老才力薄,潮乎潮乎奈汝何。

(0)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盘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0)

春燕

绿树花飞半作泥,江南新燕已来齐。

雨声不与幽人约,暗送春光出小溪。

(0)

觉衰

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0)

春日词五首·其二

试粉东窗待晓回,共寻春柳榜香台。

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

(0)

感秋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

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

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昔人多秋感,今人何异昔。

四序驰百年,玄发坐成白。

喧喧徇声利,扰扰同辙迹。

傥无世上怀,去偃松下石。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