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奸狡。《史记·高祖本纪》:“ 怀王 诸老将皆曰:‘ 项羽 为人僄悍猾贼。’” 宋 陆游 《游诸葛武侯台》诗:“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明史·奸臣传·阮大鋮》:“ 大鋮 机敏猾贼。”
(2).奸狡之人。《后汉书·马融传》:“猾贼纵横,乘此无备。”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有猾贼十许人,一呼其间,吏兵皆弃而走耳。” 清 唐甄 《潜书·独乐》:“﹝ 唐子 ﹞尝读《汉书》,至《严光传》,勃然大怒,椎几而起,投书於地,駡之曰:‘猾贼!我知汝折辱圣主,为 王莽 报仇者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九:“现在呢,小官僚已半文不值了,剥削方法换了,不做野蛮的强盗(督军),就得做文明的猾贼(洋行买办)。”
- 基本含义
- 指狡猾的坏人或阴险狡诈的人。
- 详细解释
- 猾贼一词由“猾”和“贼”两个字组成。猾指狡诈、狡猾,贼指坏人、恶徒。猾贼形容那些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常常以欺骗、偷盗等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可用于形容那些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常用于贬义的场景中,表示对某人的不满、不信任或警惕。
- 故事起源
- 关于猾贼的故事并没有特定的起源,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和戏曲中经常出现猾贼的形象。这些故事通常描绘了猾贼的狡猾手段以及最终被揭露和惩罚的情节,警示人们要警惕猾贼的伎俩。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个人看似和蔼可亲,实际上是个猾贼,小心跟他打交道。2. 那个猾贼趁人不注意偷走了我包里的钱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猾贼在黑暗中偷偷摸摸地行动,这样就能够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戏曲中关于猾贼的故事,了解猾贼的手段和被揭露的情节,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同学老是偷我的铅笔,他真是个猾贼!2. 初中生: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是他是个猾贼,经常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 高中生:那个政客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经常说谎,真是个猾贼。4. 大学生:在商场上有很多猾贼,要小心保护自己的财物。5. 成年人: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猾贼,总是以各种手段压榨员工,追求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