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突然受到惊吓、害怕、羞愧等情绪的时候,导致说话时结巴或无法继续说下去。也可以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坏消息后,突然结舌了。2. 在面对老师提问时,小明突然结舌了,无法回答问题。
- 基本含义
- 指由于惊讶、害怕、羞愧等原因,说话时突然停顿或无法继续说下去。
- 基本解释
◎ 结舌 jiéshé
[tongue-tied]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
瞠目结舌
张口结舌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结舌相关的成语,如“结巴”、“口吃”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演讲比赛中突然结舌了,忘记了自己要说的话。2. 初中生:当老师突然提问我时,我紧张得结舌了,无法回答问题。3. 高中生:在面试时,我突然结舌了,让我感到非常尴尬。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位叫做周瑜的将军,他在三国时期为东吴的将领。有一次,周瑜正在和刘备商议重要军事事宜,突然接到了妻子的消息,说他们的儿子生病了。周瑜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着急和担心,他的嘴巴变得干燥,舌头也变得僵硬,无法继续说下去。这个故事被后人赋予了结舌这个成语的含义。
- 英文翻译
1.ankyloglossia; lingua frenata; tongue-tie; battarism; battarismus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结舌这个成语:将“结舌”这个成语与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突然结巴或无法继续说下去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是“结”,第二个字是“舌”。
- 详细解释
(1).不敢讲话。《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钳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 李善 注引《慎子》:“臣下闭口,左右结舌。”《汉书·李寻传》:“及京兆尹 王章 坐言事诛灭,智者结舌,邪伪并兴,外戚顓命,君臣隔塞。”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续范亭 《中山图书馆落成纪念》诗:“仁者结舌,智者侧目,积威之下,无可为力。”
(2).犹结巴。 林纾 《闽中新乐府·村先生》:“童子读书尚结舌,便将大义九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