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辟言的词语解释
辟言的意思
拼音:bì yán    注音:ㄅㄧˋ ㄧㄢˊ
基本解释

(1).合乎法度的言论。《诗·小雅·雨无正》:“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毛 传:“辟,法也。” 郑玄 笺:“如何乎昊天,痛而愬之也,为陈法度之言,不信之也。”《韩非子·饰令》:“廷虽有辟言,不得以相干也,是谓以数治。” 陈奇猷 集释:“辟言,谓合法之言。”
(2).邪僻的言论;谬论。《荀子·正名》:“凡邪説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
谓他人恶言相加或口出不逊则走避之。《论语·宪问》:“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有恶言乃去。” 刘宝楠 正义:“恶言,谓不善之言,或言有失礼也。”

英文翻译

1.go away because of an offensive statement

基本含义
指言辞有力,能够打动人心,使人信服。
详细解释
辟言是由“辟”和“言”两个词组成的,其中,“辟”表示打开、破除,有辟邪驱鬼、辟谣等意思;“言”表示言语、说话。辟言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示通过言辞的力量打动人心,使人信服。
使用场景
辟言常常用来形容说话有力、有感染力,可以用来赞美演讲、文章等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能够打动人心,使人信服。
故事起源
关于辟言的起源,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是,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说明它在古代就已经存在并被广泛使用。
词语结构
辟言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辟”和名词“言”组成。
例句
1. 他的演讲真是辟言,让人深受感动。2. 这篇文章辟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记忆技巧
可以将“辟言”与“打动人心”、“使人信服”等词语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通过言辞的力量来打动人心,使人信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辞章”、“辞色”等,以丰富对言辞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的演讲辟言,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初中生:这篇文章的辟言之处在于作者用了很多真实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高中生:他的辟言能力非常强,每次辩论赛都能说服对方。大学生:他的辟言之道让我深感佩服,我也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0)
诗文中出现“辟言”的诗词

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0)

杂诗·其一

出门何所诣,谁可聊与语。

鸢飞鱼则潜,惜子非吾侣。

而我斯人徒,兀兀岂高举。

一言苟有合,嗟叹能无取。

辟言且辟色,稍狎或予侮。

人间犹可恋,不必心相许。

(0)

春日梦中得句集成一律

此间托迹问何因,梦里传来句有神。

辟色辟言兼辟地,闲情闲话寄闲身。

悲歌谁合难忘我,肥瘠寒暄莫告人。

晓看柳塘花似雪,沉吟又过一年春。

(0)

京邸冬夜读书

昨日中旨下,率钱修离宫。

读诏私太息,此举宜从容。

圣人秉纯孝,不暇权始终。

长乐楼百尺,积庆花千重。

取足天下养,承欢良无穷。

四海幸平台,物力犹未充。

岛夷怙群丑,鼾睡长安中。

诚宜法文景,励治威诸戎。

安可舍禁钥,危照甘泉烽。

台疏閒一上,未得回宸衷。

贤傅造辟言,主德本至聪。

岂不念民瘼,何难罢新丰。

事关国根本,连章期诸公。

冗官未食禄,涕泪徒沾胸。

伏阙讵可效,草奏谁为通。

负此读书力,仅争章句功。

漆室夜深讥,四顾无予同。

(0)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其七

高皇昔中兴,风雨躬沐栉。

一士未尝遗,万里皆驰驲。

廉听辟言路,虚怀询得失。

孤臣实草芥,亦获对宣室。

龙颜宛在目,德不报万一。

桥山松柏寒,泪尽史臣笔。

(0)

海藏楼杂诗·其五

卿士杨皙子,偶然出国门。

登我海藏楼,示我海月篇。

其辞哀且伤,使我久不欢。

世方忌子名,悲歌声宜吞。

能去何足奇,不去人所难。

莫学汲长孺,上前论积薪。

翱翔公卿间,不失箕子仁。

岂羡海藏楼,辟色复辟言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