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鼠名。别名夷由。俗称大飞鼠。外形像松鼠,生活在高山树林中。尾长,背部褐色或灰黑色,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薄膜,能借此在树间滑翔,吃植物的皮、果实和昆虫等。古人误以为鸟类。《尔雅·释鸟》:“鼯鼠,夷由。” 郭璞 注:“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頷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汉 马融 《长笛赋》:“猨蜼昼吟,鼯鼠夜叫。”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庙开鼯鼠叫,神降 越 巫言。” 清 黄遵宪 《蕃客篇》:“鼯鼠苦无能,橐驼苦无角。”
- 英文翻译
1.{动} flying squirrel
- 基本含义
- 指心机深沉、狡诈狠毒的人。
- 详细解释
- 鼯鼠是一种灵巧聪明的动物,有着狡猾的本性。因此,成语“鼯鼠”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思深沉、狡诈狠毒的人。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善于算计、不择手段达到目的的人。常用于贬义。
- 故事起源
- 鼯鼠是一种生活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动物,它们灵巧聪明、机智灵活。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鼯鼠的行为发现,它们常常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狡诈来生存。因此,人们将鼯鼠作为一个形容心机深沉、狡诈狠毒的人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鼯鼠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虽然看起来很和善,但实际上是个心思深沉的鼯鼠。2. 小明的同学很害怕他,因为他常常耍心眼,像个鼯鼠一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鼯鼠”与狡猾、心机深沉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印象。可以通过想象一个鼯鼠在暗中策划阴谋的场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除了成语“鼯鼠”,还有一些与鼯鼠相关的成语,如“鼠目寸光”、“鼠窃狗偷”等,都可以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的同桌总是偷他的铅笔,他就像个鼯鼠一样。2. 初中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特别狡猾,经常利用心计来损害别人,真是个鼯鼠。3. 高中生:这个政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真是个心机深沉的鼯鼠。4. 大学生:这个商人为了赚钱,总是玩弄花招,简直就是个鼯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