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殷鉴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警示人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可以在演讲、写作、教育等场合中使用。
- 例句
- 1. 历史上的失败教训是我们的殷鉴,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2. 这次的经济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是一个殷鉴。
- 基本含义
- 指古代的铜镜,用来比喻历史上的教训或前车之鉴。
- 基本解释
◎ 殷鉴 yīnjiàn
[setback which serves as a warning to others] 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
殷鉴不远,在 夏后之世。——《诗·大雅·荡》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刘威《三闾大夫》
可资殷鉴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历史相关的成语和故事,深入了解历史的教训和智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历史上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是一个殷鉴。2. 初中生:历史上的一些国家因为没有吸取教训,最终走向了灭亡,这是一个殷鉴。3. 高中生:历史上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是一个殷鉴,我们应该珍惜和平。4. 大学生: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家因为没有吸取教训,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这是一个殷鉴。
- 故事起源
- 殷鉴这个成语最初出现在《左传》中。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于殷商君主纣王的暴虐无道,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历史上的教训。
- 英文翻译
1.[书] setback which serves as a warning to others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殷鉴的发音“银键”,将银键与镜子联想在一起,形成一个银色的镜子,用来反映历史的教训。
- 词语结构
- 双音节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词序。
- 详细解释
亦作“ 殷监 ”。谓 殷 人子孙应以 夏 的灭亡为鉴戒。《诗·大雅·荡》:“ 殷 鉴不远,在 夏后 之世。”《韩诗外传》卷五作“ 殷 监”。后泛指可以作为借鉴的往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表徵盛衰, 殷 鉴兴废。”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人机》:“ 隋氏 之失,可以 殷 鉴。” 明 皇甫汸 《广寒宫登眺》诗:“ 殷 监良非远, 秦 宫亦可哀。” 鲁迅 《伪自由书·文人无文》:“﹝‘姓 张 的’﹞举了一些 日本 文人的‘恶癖’的例子,来作 中国 的有为的青年的 殷 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