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端接的词语解释
端接的意思
拼音:duān jiē    注音:ㄉㄨㄢ ㄐㄧㄝ
基本解释

◎ 端接 duānjiē
[but tjoint] 见“对接”

英文翻译

1.head joint; terminating; heading joint; termipoint

基本含义
指把握机会、及时接受或处理事物。
详细解释
端接是由动词“端”和动词“接”组成的成语。其中,“端”表示拿起、托起,引申为把握、掌握;“接”表示接受、处理。端接的基本含义是指把握机会、及时接受或处理事物。这个成语强调及时行动、善于抓住机会,能够迅速地接受或处理事物,不拖延、不错过良机。
使用场景
端接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善于抓住机会,及时行动,不拖延的能力。它可以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场景中,例如在工作中,一个善于端接的人能够迅速抓住机会,及时处理工作任务;在学习中,一个善于端接的学生能够及时接受新知识,不错过学习的机会;在生活中,一个善于端接的人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生活琐事,不拖延。
故事起源
端接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关于古代医学家华佗的故事。据说,华佗在一次治病时,看到一个人手持一把藤条,藤条上有一只蜘蛛。他问那个人:“你手上的藤条端着一只蜘蛛,蜘蛛会不会咬你?”那个人回答说:“不会。”华佗接着问:“如果我把藤条端掉,蜘蛛会咬你吗?”那个人回答说:“会。”华佗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及时抓住机会,及时处理事物是非常重要的。
词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是一个善于端接的人,每次都能够及时抓住机会。2.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端接,不能错过任何一个良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端接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手持一把藤条,藤条上有一只蜘蛛,然后想象自己及时抓住机会,端起藤条,防止蜘蛛咬到自己。这样的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抓住机会、及时行动相关的成语,例如“抓紧时机”、“抓住机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端接,不拖延做作业。2. 初中生:他是一个善于端接的人,经常能够及时抓住学习的机会。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我们要学会端接,不错过任何一个复习的机会。4. 大学生:在实习中,我们要善于端接,及时处理工作任务。
(0)
诗文中出现“端接”的诗词

景龙四年春祠海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

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

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

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

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

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

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

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

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

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

抚中良自慨,弱龄忝恩遇。

三入文史林,两拜神仙署。

虽叹出关远,始知临海趣。

赏来空自多,理胜孰能喻。

留楫竟何待,徙倚忽云暮。

(0)

新山别馆十景·其八琼台夜月

万仞台端接绛霄,秋风吹梦度金桥。

素娥独倚白银阙,羽客双吹紫玉箫。

清气逼人凡骨换,孤光入酒醉魂消。

绣襦甲帐今何在,谁为文生一见招。

(0)

撩人縢六索题诗,赖有支郎为解围。

永夜祇宜燋兔好,彤云不见织乌飞。

少林未许齐腰立,青女无端接手归。

想得庐山幽绝处,洒林压竹更增辉。

(0)

近日月岩处有大石如蒸饼状无突陷可顿足然凿石上为小坎托足端恃锁降登众疑经始时不知何法先登以制坎锁

半规盂覆断攀援,林底林端接翠烟。

莫向锁中寻混敦,崇墉高处有冥筌。

(0)

赠严冬友·其一

淮南秋杪见飞鸿,萍梗无端接远风。

海内有情吾辈在,天涯多病几人同。

殷勤酒盏违官阁,珍重吟笺托钓筒。

柳色已残梅信早,凭谁折寄慰匆匆。

(0)

赠潘节士柽章

北京一崩沦,国史遂中绝。

二十有四年,记注亦残缺。

中更支与贼,出入五轇轕。

亡城与破军,纷错难具说。

三案多是非,反覆同一辙。

始终为门户,竟与国俱灭。

我欲问计吏,朝会非王都。

我欲登兰台,秘书入东虞。

文武道未亡,臣子不敢诬。

窜身云梦中,幸与国典俱。

有志述三朝,并及海宇图。

一书未及成,触此忧患途。

同方有潘子,自小耽文史。

荦然持巨笔,直溯明兴始。

谓惟司马迁,作书有条理。

自馀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上下三百年,粲然得纲纪。

索居患无朋,何意来金陵。

家在钟山旁,云端接觚棱。

亲见高帝时,日月东方升。

山川发秀丽,人物流名称。

到今王气存,疑有龙虎兴。

把酒为君道,千秋事难讨。

一代多文章,相随没幽草。

城无弦诵生,柱歾藏书老。

同文化支字,劫火烧丰镐。

自非尼父生,六经亦焉保。

夏亡传禹贡,周衰垂六官。

后王有所凭,苍生蒙治安。

皇祖昔宾天,天地千年寒。

闻知有小臣,复见文物完。

此人待聘珍,此书藏名山。

顾我虽逢掖,犹然抱遗册。

定哀三世间,所历如旦夕。

颇闻董生语,曾对西都客。

期君共编摩,不坠文献迹。

便当挈残书,过尔溪上宅。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