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浮图 fútú
(1) [Buddha]∶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Buddha Stupa]∶指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近义词
宝塔、浮屠
- 详细解释
见“ 浮屠 ”。
- 基本含义
- 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 使用场景
- 浮图常用于贬义,形容某些事物或观点虚假、不实、不可靠。可以用来批评虚假的广告、空洞的理论等。
- 故事起源
- 浮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篇·秋水》一章中。庄子在这个故事中写道:“秋水为何物?……似箭之逝,如风之迅,如云之浮,如电之疾,闪烁而不可逮……水之浮图,虽妄动于波者,不离其宗。”这个故事讲述了秋水的特点,用“水之浮图”形容了水的虚幻、不实的特性,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其他事物的虚假、不实。
- 词语结构
- Subject + 浮图
- 例句
- 1. 他的承诺只是一幅浮图,根本靠不住。2. 这个广告的宣传词充满了浮图,完全不能信任。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浮图”联想成一幅虚幻的图画,或者想象一个图像在水面上浮动。这样的记忆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浮图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浮图相关的成语,如“浮光掠影”、“浮名虚誉”等,以扩大对虚假、不实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梦想只是一幅浮图,不现实。2. 初中生:这个游戏广告里的画面太夸张了,完全是浮图。3. 高中生:政治家的演讲中常常充斥着浮图,很难相信他们的承诺。4. 大学生:这个研究论文的结论是建立在浮图之上的,需要更多实证数据支持。5. 成年人:在商业领域,有些公司的宣传都是浮图,消费者要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