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涸冱常用于形容水源枯竭、冰雪融化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资源枯竭、精力耗尽、情感消散等情况。
- 例句
- 1. 暖春来临,冰雪消融,大地涸冱,万物复苏。2. 这个地区的水源已经干涸,人们急需新的水资源来解决问题。
- 基本含义
- 指水源干涸、冰雪消融。
- 基本解释
冰冻。 唐 王泠然 《苏合山赋》:“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 唐 裴度 《律中黄钟赋》:“外去涸沍之节,内见发生之理。” 唐 陈至 《荐冰》诗:“凌寒开涸沍,寝庙致精诚。”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成语,如“涸泽而渔”、“冰消瓦解”等,进一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来了,冰淇淋融化了,冰激凌店里的生意涸冱了。2. 初中生:这个地区的水源干涸了,农田里的庄稼都被晒焦了。3. 高中生:他一直拼命学习,精力已经涸冱,需要休息一下。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资源已经枯竭,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 故事起源
- 涸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淇奥》中。诗中写道:“淇奥之涸,岂弟君子?”意为:“淇水干涸了,难道不让人心痛吗?”这个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水源干涸的惋惜之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涸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湖泊的水源干涸,冰雪也消融了,整个湖面变得干燥和冷清。
- 词语结构
- 涸冱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形容词的顺序不可颠倒。
- 详细解释
- 涸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涸指水源干涸,冱指冰雪消融。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事物枯竭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