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民甲的词语解释
民甲的意思
拼音:mín jiǎ    注音:ㄇㄧㄣˊ ㄐㄧㄚˇ
基本解释

指住民户籍。甲,旧时地方最基层的行政单位。《清史稿·食货志一》:“ 苗 人寄籍内地,久经编入民甲者,照民人一例编查。”

基本含义
指民众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外敌、保卫家园的义勇军队。
详细解释
民甲一词源于古代军事制度,是指由平民百姓组成的自发性武装力量。在古代中国,面对外敌入侵或者内乱时,政府通常无法立即调集足够的军队进行抵抗,因此就会依靠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一支临时的义勇军队,称为“民甲”。这支民众组成的军队虽然武器装备简陋,但出于对家园的热爱和保卫的责任感,他们勇敢地抵抗外敌,保卫自己的家园。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平民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外敌、保卫家园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在困难时期,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共同战胜困难。
故事起源
民甲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定公十九年》:“晋人围鄢,鄢人请师于齐。”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94年,当时晋国围攻鄢城,鄢人为了保卫家园,请求齐国派兵相助。齐国国君崇尚仁义,听闻鄢人的请求后,派遣了一支由平民组成的军队前去支援。这支由平民组成的军队最终成功击退了晋国的进攻,保卫了鄢城。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民甲”的象征,形容平民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外敌的情景。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1. 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村民组成了民甲,积极参与抵抗日军的斗争。2. 这个国家的民众意识到了自己的权益,纷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民甲。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和理解“民甲”这个成语:1. 将“民”字与“百姓”联系起来,想象百姓们团结一致,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外敌。2. 将“甲”字与“军队”联系起来,想象这支由平民组成的军队在战场上英勇奋战。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和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民甲的历史背景和其他相关成语,如“民不堪命”、“民不聊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团结一致,形成了一个民甲,一起保护我们的校园安全。2. 初中生: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应该像民甲一样,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3. 高中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民甲是中国百姓为了保卫家园而自发组织起来的军队,展现了人民的力量和勇气。
(0)
诗文中出现“民甲”的诗词

江口行并序

岷峨江水清有深,黄金那识行人心。

岷峨之水清且浅,黄金偏著行人眼。

为问黄金何处来,客谈往事真荒哉!

献贼当年荡蜀土,生民甲第成飞灰。

一朝束装贼东走,连樯直下岷江口。

岷江杨展豪勇者,痛愤呼天忍束手。

义旗一举群飞扬,弓刀直掩日月光。

一时天地为震怒,横江截杀势莫当。

旌旗遍野风飕飕,嘉州三日江不流。

烟云黯淡日无色,山川撼动蛟龙愁。

孽贼此时无一可,突怒鼻端欲出火。

狂呼一炬燎群艘,黄金百万归洪涛。

贼众奔忙还锦水,王师歼尽獍与枭。

妖氛靖后七十载,可怜犹见民脂膏。

江流滔滔走如驶,黄金曜日清见底。

贪夫从此智力穷,无冬无夏驱人工。

摸金半入江鱼腹,十无一得空贪欲。

冯夷冷眼笑人忙,孽贼猖狂有馀毒。

不贪为宝古所云,世人攘取徒纷纷。

窃国窃钩分大小,斩刈沦溺同亡身。

我闻客言三太息,可备野史传其真。

君不见古来让以天下惟恐浼,世间尚有洗耳沉渊人。

(0)

乍浦杂诗八章·其四

一从浃口走孙恩,海甸军容肃尚存。

驻水艅艎千户率,固山戈马八旗屯。

州粮斗募输茅寨,烽堠台荒列菜门。

民甲更闻严夜保,柝声如雨月黄昏。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