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方攘的词语解释
方攘的意思
拼音:fāng rǎng    注音:ㄈㄤ ㄖㄤˇ
使用场景
方攘一词常用于描述政府或领导者采取行动来平定叛乱、清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的情况。可以用于讨论历史上的政治动乱、社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话题。
例句
1. 政府决定方攘一次,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2. 在社会动荡时期,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方攘叛乱。
基本含义
指平定叛乱、清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基本解释

离散纷乱。《文选·扬雄<甘泉赋>》:“齐緫緫以撙撙,其相胶轕兮,猋骇云迅,奋以方攘。” 张铣 注:“方攘,分散貌。”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方寸之地”、“攘往矣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方攘坏人,保护好社会。2. 初中生:政府采取措施方攘叛乱,恢复社会的秩序。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政治家利用方攘来维护社会的稳定。4. 大学生:研究政治学的学生需要了解方攘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故事起源
《战国策·齐策》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齐国的国君孟尝君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平定叛乱,清除社会不安定因素,最终成功恢复了社会秩序。后来,人们用“方攘”来形容类似的情况。
记忆技巧
将“方攘”分解为两个字,“方”可以联想到国家、地方,“攘”可以联想到平定、清除。可以通过联想这两个字的意义来记忆整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方”和“攘”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方攘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方”和“攘”两个字组成。其中,“方”指地方、国家,“攘”指平定、清除。该成语的含义是指政府或统治者采取措施来平定叛乱,清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秩序。
(0)
诗文中出现“方攘”的诗词

书房杂咏二首·其一

赋性无他嗜,传家但古书。

尧咨洪水际,羲画结绳馀。

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挑灯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0)

书房杂咏

赋性无他嗜,传家但古书。
尧咨洪水际,羲画结绳余。
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挑灯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