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郡书的词语解释
郡书的意思
拼音:jùn shū    注音:ㄐㄩㄣˋ ㄕㄨ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官员或下属向上级汇报工作、请示决策的情景。也可以用于比喻向上级请示或报告事情。
例句
1. 领导要求我们每天向他汇报工作情况,我们得携带郡书去请示。2. 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需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你要准备好郡书。
基本含义
指官员奉命出使时所携带的公文书籍。
基本解释

古代史志的一种。记载乡邦耆旧事迹的方志。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 汝潁 奇士, 江 汉 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 圈称 《陈留耆旧》、 周斐 《汝南先贤》、 陈寿 《益都耆旧》、 虞预 《会稽典録》。此之谓郡书者也。” 浦起龙 通释:“此谓乡邦旧德之书,视史家为繁。”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古代官员的出使制度和携带的公文书籍的具体内容。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官僚体制相关的成语,如“奏章”、“章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今天要向你汇报我在家做的作业情况,就像携带郡书一样。2. 初中生:我们班主任要求我们每周向他汇报学习情况,我们得准备好郡书。3. 高中生:大家要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然后向老师提交郡书,汇报实验结果。4. 大学生:我们要向导员汇报社团的活动情况,准备好郡书是必须的。5. 成人:我需要向上级汇报公司的年度业绩,得准备好郡书。
故事起源
古代官员出使时,常常携带着一本册子,上面记载着出使的任务和要汇报的事项,这本册子就被称为“郡书”。后来,人们将这种向上级汇报工作的行为比喻为携带郡书,形成了成语“郡书”。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郡书”与携带公文汇报工作的情景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官员,携带着郡书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
词语结构
名词+名词
详细解释
郡书是古代官员出使时所携带的公文书籍,用于向上级官员汇报情况、请示决策等。成语“郡书”在现代用法中指的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或请示决策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郡书”的诗词

送周正孺知东川

郡书生荣,还家昔人重。

而况东西川,千骑许上冢。

里门下车入,父老自惊耸。

端如何武贤,不事长卿宠。

清时养材杰,杞梓方培拥。

未应遗合抱,取用及把拱。

如君尚出麾,顾我宜耕垄。

告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

岂云慕廉退,实自知衰冗。

为君扫棠阴,画像或相踵。

(0)

古城驿遇南京参赞机务兵部尚书薛公诗以送之并谢惠粲·其二

贱子乘春上石渠,喜逢先达舣舟馀。

当床幸展梁生拜,乞米宁工鲁郡书

岸雨绿苗方净好,水风黄柳共虚徐。

相逢无限通家意,请向诸郎报起居。

(0)

挽陆敬轩夫人联

故人拱木剧悲凉,今同穴相依,追维南郡书铭,应为手题双石阙;

有子析薪能负荷,观四方来吊,只我江天坐啸,未遑躬奠一生刍。

(0)

简单令

十月絺无斁,中冬木尚荣。

愿为寒玉佩,思灌阆风清。

之子牛刀暇,寻馀兔径行。

已携从事至,旋觉大庖盈。

郡书云节,虚檐写雨声。

寂寥无一事,浩荡有閒情。

草树环居密,云山极望平。

羁愁添绣线,乡味得金橙。

独酌临空迥,高歌彻晦明。

醉惟凭曲几,穷不念方兄。

诗怕吟来拙,书便读后精。

纹楸忘胜负,绿绮混亏成。

忽见江梅蕊,如披瑞雪英。

旅中相慰荐,个里自分明。

更待涂茨了,仍看艺竹生。

茅柴如可压,为我糁藜羹。

(0)

送王晦叔

岂无旧德为清望,亦有彊亲在要流。

班簿至今才博士,郡书犹自许诸侯。

贫甘远宦冰盈腹,老忆高堂雪满头。

不恃交期便求去,趁归春圃奉兰羞。

(0)

有感·其五

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

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

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