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捺钵的词语解释
捺钵的意思
拼音:nà bō    注音:ㄣㄚˋ ㄅㄛ
基本解释

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 辽 主的行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是 契丹 家语,犹言行在也。” 宋 王易 《重编燕北录》:“所谓捺鉢者,戎主所至处也。”《辽史·营卫志中》:“ 辽国 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嵗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鉢。”《辽诗纪事·懿德皇后》引《回心院》诗注:“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鉢。”

基本含义
指强行压制或控制别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
详细解释
捺钵源自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中的故事。据说佛陀在一次讲经时,有两个比丘争吵不休,破坏了佛陀的讲经氛围。佛陀为了制止争吵,拿起了手中的钵并用力捺压,象征着压制争吵,使其平息。因此,捺钵成为了表示强行压制或控制别人的意象。
使用场景
捺钵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强行压制他人,使其服从自己的意愿。可以用来形容领导强制执行某项政策,或者某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等情况。
故事起源
捺钵的故事起源于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讲述佛陀在讲经时如何通过捺压钵来制止争吵。
词语结构
捺钵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捺”,宾语是“钵”。
例句
1. 领导通过捺钵的手段,强制执行了一项新政策。2. 这位老师总是用捺钵的方式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将捺钵的发音“nà bō”与“拿碗”进行联想,想象佛陀拿起饭碗捺压的场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佛教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大般涅槃经》中的故事和其他相关的佛教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捺钵的方式制止了同学们的争吵。2. 初中生:政府通过捺钵的手段,强制执行了新的教育政策。3. 高中生:领导通过捺钵的方式,限制了员工的言论自由。4. 大学生:老板用捺钵的手段,控制了公司的决策过程。
(0)
诗文中出现“捺钵”的诗词

商都杂兴·其二

明昌捺钵似坻平,水草丰时骆橐生。

一抹微云山翠外,舂锄依旧劝春耕。

(0)

满庭芳.辽后洗妆楼

眠柳梳烟,荒池洗月,翠帘不卷春愁。

暗尘珠络,芳艳未全休。

飞燕新词漫拟,簪花格、墨妙谁偷。

凭栏处,靴金帕玉,肠断旧风流。凝眸。

佳丽地,脂函镜匣,乡冷温柔。

捺钵当时,谏草还留。

可惜琵琶调苦,回心院、枉费绸缪。

焚椒恨,天书练影,三十六宫秋。

(0)

行围即事三首·其一

控弦旧俗重三韩,巡狩当秋取便看。

璧水圆流萦捺钵,玉山直影矗枪竿。

风前落叶萧萧下,霜后平莎渐渐乾。

获鹿较于北塞美,寝门特进劝加餐。

(0)

大台和诗舲

兴京王业自天开,捺钵频添驻䟆台。

万马横驱厨岭下,六龙晓渡大河来。

国陵地迥风云壮,辽塞秋深雨雪催。

才子櫜鞬勤载笔,饶歌应陋上之回。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