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希世常常用来形容一些非常罕见、珍贵的事物,比如一幅非常稀有的艺术品、一本难找的古籍、或者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等等。
- 例句
- 1. 他的收藏品中有一幅希世的名画。2. 这是一次希世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
- 基本含义
- 形容极其罕见、难得一见的事物。
- 基本解释
◎ 希世 xīshì
(1) [extremely rare]∶世上少有
乐官传视曰:“希世之珍也”。——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cater to common customs]∶迎合世俗;迎合统治者的意志
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汉书·董仲舒传》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希世的相关成语,比如“希世之宝”、“希世珍宝”等,可以帮助扩展对希世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博物馆里看到了一幅希世的画。2. 初中生: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了,简直是希世级的难题。3. 高中生:这个地方有一家希世的餐厅,他们的菜品非常独特。4. 大学生: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希世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希世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用的成语,通过学习它的基本含义、详细解释和使用场景,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拓展对希世的理解。
- 故事起源
-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鱼跳过了鲍鱼的槽,而鲍鱼却不以为然,因为它们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这个故事中的鲍鱼就是希世的象征,形容的是非常罕见的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希世”这个成语与“稀世”这个词语进行对比记忆,它们的发音相似,而且意思也相近。希世指的是罕见的事物,而稀世则指的是罕见的珍品。记忆时可以联想到罕见的事物很难得一见,因此希世和稀世都是形容非常珍贵的东西。
- 词语结构
- 希世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成语,由形容词“希”和名词“世”组成。
- 详细解释
(1).迎合世俗。《庄子·让王》:“ 原宪 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 宪 不忍为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希,望也。所行常顾世誉而动,故曰希世而行。”《史记·儒林列传》:“ 公孙弘 治《春秋》不如 董仲舒 ,而 弘 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明 方孝孺 《与黄希范》:“僕自视资甚陋,业甚浅,无趋走唯诺之才,有朴訥鲁钝之累,希世之人见而不嗤鄙之者,鲜矣。”
(2).世所罕有。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邈希世而特出,羌瓌譎而鸿纷。” 元 欧阳玄 《题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取酒当为主人寿。”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精印本《引玉集》﹞待到五十世纪,定与拙译《死魂灵》都成为希世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