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处理问题时应该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被次要问题牵制。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冲突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他人要着眼于事情的本质和关键。
- 例句
- 1.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崇本抑末,着重解决核心矛盾。2. 在学习时,我们要崇尚基本原则,抑制不必要的细节。3. 领导在指导工作时,要善于崇本抑末,抓住关键问题。
- 基本含义
- 崇尚根本,压抑细枝末节。指重视根本原则,抑制次要事物。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崇高抑卑、抑强扶弱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崇本抑末,先把作业做完,再玩游戏。2. 初中生:在学习时,我们应该崇本抑末,集中精力解决难题。3. 高中生:面对高考复习的压力,我们要崇本抑末,将注意力放在重点知识上。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我们要崇本抑末,专注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5. 成年人:在处理工作问题时,我们应该崇本抑末,不被琐事干扰,抓住关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国君想要修建一座城墙,于是他找来了一位工匠。工匠在开始施工之前,先做了一根木头的模型。国君问他为什么要先做一个木头模型,工匠回答说:“木头模型是城墙的本,只有本做好了,城墙才能稳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应该重视基本原则,抓住关键问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崇本抑末这个成语与修建城墙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是一个工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做好本,抑制细节的干扰。
- 词语结构
- 崇本抑末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崇本”和动词“抑末”组成。
- 词语解释
- chóng běn yì mò ㄔㄨㄙˊ ㄅㄣˇ ㄧˋ ㄇㄛˋ
崇本抑末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穀。”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治之以本,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投巫驱佛,吾所谓学校之教明而后可也。治之以末,倡优有禁,酒有禁……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