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施行德泽。《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乾坤復秩,宗祀惟寧,躡基履迹,播德芳声。”
- 基本含义
- 传播美德,弘扬道德风尚。
- 详细解释
- 播德是由“播”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播”意为传播,宣扬;“德”意为美德、道德。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言行宣扬美德,弘扬道德风尚。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传播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可以用于表扬那些积极向上,以榜样作用影响他人的人。
- 故事起源
- 《荀子·劝学》记载了一则关于播德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古代思想家,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一次,他到一座桥上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教育年轻人,孟子觉得这位老人的教育方法非常好,于是上前询问。老人告诉孟子,他每天都会站在桥上,向过往的人们传播美德,弘扬道德风尚。孟子深受启发,将老人的做法称为“播德”,并将其作为一种优秀的教育方法。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播德,深受同学们的尊敬。2. 这位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一直在播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播”字与“播种”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播撒美德的种子,让它们在他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道德教育相关的成语,如“言传身教”、“德高望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同学们学习,努力做一个播德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以身作则,播德树人。3. 高中生:大学志愿者活动是我播德的机会,我要尽力去影响更多的人。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播德,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