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担任文教之官。 清 戴名世 《<巢青阁集>序》:“ 陆君 秉鐸於兹,倡明风雅,鼓吹休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梦》:“ 苏州 蒋古愚 学博,秉鐸 潁 上,督课诸子甚严。”
(2). 汉 武功爵之第六级。《史记·平準书》“请置赏官曰武功爵” 裴駰 集解引 臣瓒 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六级曰秉鐸。”
- 基本含义
- 指以公正、正直的态度来处理事情,不偏袒任何一方。
- 详细解释
- 秉铎是由“秉”和“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秉”意为持有、拿着、把持,引申为遵守、负责;“铎”是佛教寺庙中的钟,有正直、公正的象征意义。秉铎的基本含义是指以公正、正直的态度来处理事情,不偏袒任何一方。
- 使用场景
- 秉铎常用于形容公正、正直的法官、裁判员,也可以用来形容处理事情公正无私的人。同时,也可以用来告诫人们在处理事情时要保持公正的原则。
- 故事起源
- 秉铎最早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则故事。相传,孔子的学生子路在路上遇到一对夫妇正在争执。子路想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公正地判断。于是,子路去请教孔子。孔子告诉子路:“你应该像持着铎的人一样,持正而不动摇。”子路听后恍然大悟,明白了应该如何公正地处理问题。
- 词语结构
- 秉铎属于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
- 例句
- 1. 作为一名法官,他一直秉铎公正,从不偏袒任何一方。2. 作为班长,他总是秉铎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让大家都满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秉铎与持正不动摇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自己持着铎钟一样,始终保持公正的态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公正、正直相关的成语,如“公正无私”、“明正言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中秉铎公正,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学生。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秉铎公正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3. 高中生:在竞选班级干部时,我们应该秉铎公正,选出最合适的人选。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将秉铎公正地处理学生们的诉求。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秉铎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