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赴召的词语解释
赴召的意思
拼音:fù zhào    注音:ㄈㄨˋ ㄓㄠˋ
使用场景
赴召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工作、职责、使命等方面的情况。比如,一个员工被领导召唤去处理紧急问题,他可以说自己“赴召去完成任务”。另外,也可以用于形容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或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
例句
1. 他得到了公司总经理的召唤,立刻赴召去参加会议。2. 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赴召参与其中。
基本含义
赴召是指接受上级的召唤或命令,主动前往执行任务或履行职责。
基本解释

应朝廷征召。《晋书·郗鉴传》:“ 鉴 不应其召,从兄 旭 , 郗 之别驾,恐祸及己,劝之赴召, 鉴 终不迴。” 明 文徵明 《跋东坡五帖叔党一帖》:“而有‘来日渡 江 ,愈远左右’之语,当是自 杭 赴召途中,与 王忠玉 者。” 蔡东藩 《唐史演义》第四十回:“ 安石 方入任侍中,不肯赴召。”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赴召”相关的成语,如“应召”、“奉召”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宣布要组织一个义工团,我立刻赴召报名参加。2. 初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社区清洁活动,我们全班同学都赴召参与了。3. 高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志愿者活动,我带领一群同学赴召前往老人院帮助照顾老人。
故事起源
成语“赴召”源于古代的官场文化。古代官员接到皇帝的召唤后,必须立刻前往,不得推辞。这体现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职责的认真态度。这个成语后来也被引申为对上级命令的忠诚和积极响应。
记忆技巧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古代官员,接到皇帝的召唤后立刻穿上官服,赶往皇宫的场景。
词语结构
赴召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赴”表示前往,接受;“召”表示召唤,命令。
详细解释
赴召一词源于古代官员接到皇帝的召唤,必须立刻前往的情景。这个成语强调了顺从、忠诚和责任感的重要性。它常常用来形容人们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主动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推卸责任。
(0)
诗文中出现“赴召”的诗词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0)

挽余室朱氏

中表溯同根,方欣阔别卅年,异地重联花姊妹;

西池惊赴召,堪恨殃生二竖,奇功难奏药君臣。

(0)

挽左宗棠联

十六省旌麾亲历,筹边而烽销九塞,防海而浪靖重洋,中外系安危,裕治世谟猷,救时经济;

五百年湘岳奇钟,出征则时雨随师,赴召则风雷促驾,去来开造化,作人间将相,天上神灵。

(0)

与毛会侯

耆英洛社旧登坛,四十归来早罢官。

赴召有谁谗贾谊,输租今已累儿宽。

休嫌华发功名薄,毕竟青山岁月难。

诗酒柴桑堪闭户,文章千古不凋残。

(0)

锦衣篇答赠钱君德夫

啸蹙风云悲下雨,丈夫自是人中虎。

骂座曾喧丞相筵,槌鼓终埋江夏土。

南州有士气不羁,应科赴召靡不为。

闱中幕下岂所志,有托而逃世莫知。

西河高士双眼碧,阅人多矣金在石。

独许文章可将兵,到处降旗出城壁。

渭也闻之笑开口,渭才敢望诸君后。

小技元羞执戟人,雄心自按调鹰手。

古来学道知者希,今世谁论是与非。

啸歌本是舒孤抱,文字翻为触祸机。

君不见,沈锦衣?

(0)

赠林东之

往年曾赴召,万里涉修途。

乐府师长吉,名家祖老逋。

云烟生笔砚,风月乐江湖。

金殿朝天日,宫衣宠渥殊。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